王萬花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學;電子白板;學習興趣;備課;師生關系;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4—0060—0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的理念與設備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的教育也在慢慢地發生變革,從最初的“粉筆+黑板”到后來漸漸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投影”。這些設備對于教師們來說雖然操作簡單,方便易學,但是也有其弊端。例如課件不能像黑板那樣隨機進行增添修改,長期的“演示+廣播”的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課堂變得單調乏味,無法充分展示個人課堂教學的魅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等。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為信息技術課堂的人機交互、師生交互帶來了生機,讓學生有了更多到臺前展示和表現的機會,不僅能夠凸顯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還能夠讓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始終充滿活力。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優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平臺,將教材中的內容以動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創設各種豐富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行自主交流和學習。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硬件”這一課時,教師除了可以利用“聚光燈”效果來對某個部件進行局部的特寫以外,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圖片庫中的互動式多媒體,播放FLASH動畫,模擬計算機組裝的實驗過程,讓學生親身感受組裝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從而更直觀地了解計算機的構造;在講解flash中的運動引導動畫時,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播放“蝴蝶飛舞”的視頻,讓學生能夠更加看清蝴蝶的飛行軌跡,幫助學生進行動畫設計;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倒計時鐘”功能增加時間的緊迫感,以督促每位學生都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討論中。
二、優化備課方式,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教學中,雖然教師能夠利用各種顏色的符號來突出或標注教學中的關鍵步驟,但是往往一堂課下來,很多學生還是無法獨立地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或者在制作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前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難點的預測,然后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屏幕錄制這一功能將操作過程錄制下來,并適當地插入音頻解說和文字字幕。這樣既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直觀的教學資源,也能夠突破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對于重難點的把握更具主動性,理解更加容易。
三、優化師生關系,實現“以生為本”的課堂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提出:“讓學生快樂地、努力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不斷讓學生思考,不斷感受到挑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交互式電子白板走進課堂正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課程理念的直接體現。
1. 環境下的交互,讓課堂充滿樂趣。白板本身就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我們可以通過點觸或者拖動對象來改變教學軟件中的元素。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的組成”這一課時,為了鞏固所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在最后設置計算機外部設備和內部設備“對號入座”的環節,通過學生直接在白板上進行連線操作、也可設置為選項,利用“拖動副本”來完成,還可以以刮獎游戲來實現等。相對于之前利用PPT課件的提問——回答方式,白板的交互性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個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張揚。
2. 與媒體軟件的雙重交互,讓課堂更加人文化。不僅白板自身有交互功能,我們使用的課件也有交互功能。因此,我們可以將課件交互和白板交互雙重結合。例如,我們可以將制作出來的flash作品直接插入到白板課件中進行播放,也可以存放于白板的素材庫中臨時調用。白板軟件與Flash軟件的默契配合,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創造力。
四、優化教學過程,建立“適時調控”的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偏差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及時的糾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中,我們會經常使用廣播教學軟件中的“學生演示”功能。如果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和錯誤,我們只能憑借記憶指出錯誤所在之處,有時甚至會遺漏了錯誤,達不到完全矯正學生錯誤的目的。如果讓學生在白板上對全班同學進行演示,不但可以記錄學生所有的操作步驟和細節,還能夠進行隨時的回放,指出問題并及時修改。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更加清楚地暴露出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使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