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
摘 要:“積極性”是學生各種創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調動了“數學積極性”,學生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愿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
關鍵詞:積極;質疑;興趣
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效果應以學生主體功能的發揮是否充分來衡量。離開了學生的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沒有意義的。教師的“導”要具科學性、啟發性和藝術性,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因而我們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利于發揮學生積極性的教學環節,給學生創造更多機會。
1 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現代師生關系倡導的是一種以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同時看到學生是處在半成熟、發展中的個體,需要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嚴格要求的民主型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情感和民主、親切、愉快、合作的課堂氣氛對當代高中生參與意識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2 注重學生質疑,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在課堂上只有注重學生的質疑問題,創設學生質疑的情境和氛圍。讓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從挖掘問題的過程中養成主動學習,領會知識的深層含義,達到深、透、系統地學習和掌握知識。
1、創設提問氛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針對學生“無疑可問”和“沒有機會問”的情況,教師要積極創設課堂情境,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行為習慣。每節課要先讓學生閱讀教材,收集問題,要求學生及時將問題記錄在教材上,便于思考和求教。然后將學生分組,互相解答,討論各自發現的問題。這樣整堂課的時間就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找問題,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建立學生質疑基礎,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不能只重“結論”,更要注重知識的發生過程和學生的思維過程。要創設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使學生具有想象的根源,質疑的基礎。
3 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我認為要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需做到以下幾點:1、要加強新課的導入。熟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溫故知新導入法,動手實踐導入法,設疑式導入法,演示教具導入法,直接導入法等。教師要根據新課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導入法。2、滲透各種數學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書中的習題,“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常見的數學思想有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整體思想,分類討論思想,運動思想,化歸思想等。例如:利用“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上這個數的倒數”把除法化歸為乘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想就是消元,化“二元”為“一元”。3.注意講練結合.學生的注意力有限,不可能45分鐘都非常集中,教師若講得太多,哪怕講得再好學生難免會分心,一部分內容講完讓學生完成相應的練習,不僅可以改變課堂內容形式而且可鞏固新課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4 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數學教學目標的內容有三大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堂教學必須貼近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注重目標的達成,目標的難度,要接近學生認知結構的“最近發展區”。 將知識和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學會;將過程和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會學;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樂學。在教學中這三維目標彼此滲透、相互融合,統一到學生的發展之中。因此,只有實現了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融合與達成,才能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不斷促進教學的改革和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5 要建立師生之間良好的交流溝通平臺
古語說:“嚴師出高徒”,但我認為有時不一定,可能對部分學生是如此,但中學生叛逆心理很強,有可能適得其反,因此會厭惡數學,更談不上積極性。如果一個教師總是板著臉在上課,很容易在學生中形成古板,嚴厲的印象,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到畏懼,那么學生就很難喜歡上他的數學課。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數學。那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不能動輒訓斥,要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更不能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漠不關心;最后,還要經常表揚,鼓勵學生,特別是學習較差的學生。這樣他們就會由怕數學而變成愛數學.
總之,積極性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沒有積極性就不可能主動去學習數學。在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產生質疑,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充當“演員”,教師充當“導演”。做到先學后教,當堂發現,當堂討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且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