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通過班級團體輔導提高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心理品質,提高心理素質。通過研究發現,班級心理輔導對預防學生心理問題,加強人際溝通,增強團隊凝聚力,培養優秀人格品質,進行職業指導等效果良好。
關鍵詞:班級心理輔導;高職學生;心理素質養成
基金項目: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十二五”科研規劃課題《職業院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及技術應用研究》子課題(編號:ZJ-V13-40);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主動建構高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干預研究》(編號:GJXH2013-322)
1 引言
根據權威部門有關調查和統計數據,結合我院近年來對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普查發現,高職學生群體中20%-3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直接影響了高職生的學習、生活和就業等。在實際心理咨詢工作中,個體咨詢覆蓋面較小,學生主動求助意識差。為提高心理咨詢工作的主動性和效率,本研究以班級心理輔導為載體,建立積極有效的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機制,探討高職院校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途徑和方法,充分發揮班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研究內容
2.1 新生適應性班級心理輔導
研究內容:一年級學生以解決適應性問題為主。可有針對性地開展以新生適應輔導、學習方法指導、自信心提升、學習交往等為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
研究目的:1、幫助新生更快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
2、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促進交往,建立歸屬感。
3、促進對自我的了解,增強自信。
4、幫助新生樹立團體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
活動方式:講座、班級活動、團體游戲、紙筆活動、小組討論、小組分享等
2.2 大二學生成長性問題班級心理輔導
研究內容:二年級學生以解決成長性問題為主。可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時間管理、生涯規劃指導、團隊合作、情緒管理、戀愛與性心理健康輔導等為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
研究目的:1、幫助大二同學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2、提高人際交往、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促進對大學意義的認識,消除空虛感。
4、促進學生骨干和學生干部隊伍的融合、溝通與團體合作意識。
活動方式:講座、演講、心理劇、沙盤游戲、班級活動、小組討論、小組分享等
2.3 畢業生求職擇業班級心理輔導
研究內容:三年級學生以解決求職擇業方面的心理問題為主。具體表現為由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焦慮、躁動與恐懼等心理問題。可有針對性地開展以大學生就業心理、擇業心理、挫折應對、職業導向等為主題的團體輔導活動。
研究目的:1、提高畢業生求職就業技巧。
2、改善畢業生心理狀態。
3、促進畢業生對自我的了解,增強自信。
4、協助畢業生進行生涯規劃。
活動方式:心理輔導講座、團體活動、紙筆活動、小組討論、小組分享等
2.4 心理健康教育班級課程教學研究
課堂班級教學是加強高職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平臺,教材建設是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更是促進高職學生素質養成的關鍵環節。為此在心理素質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從構建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入手,根據高職學生特點,設定課程教學模式;根據提高學生需要,選定教學內容;根據班級教學的需要打造精品特色心理素質教育教材。
3 研究方法
(一)文獻法:查閱文獻,設計團體輔導的可行性方案。
(二)測量法:在班級輔導前和輔導后對研究對象進行測量。
(三)實驗法:按照設計好的輔導方案對實驗班級進行輔導干預。采用團體活動、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法、行為訓練法、心理劇等方式。
(四)統計分析法:采用統計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五)質性研究方法:開放式問卷法、訪談法。
4 主要成果
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設置相適應的班級心理輔導方案,在高職學生中開展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
(一)新生適應性心理輔導在入學教育階段進行,取得了明顯效果,因為不適應而退學的人數比上年度減少。
(二)針對大二學生的特點,對其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進行了人際關系班級心理輔導,促進了和諧班集體的建設。班級心理輔導提高了學生干部的執行能力和團隊意識,營造了良好的人際氛圍,創建了和諧的生活環境。
(三)針對大三畢業生,采取了講座、團體活動的形式,極大的改善了畢業生面臨求職就業的心理壓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念,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職業能力、職業興趣、職業類型及自身的生理特點;了解職業特點及社會對職業的要求,從而縮小自身與職業之間的差距,盡快地適應職業的角色要求。
(四)在課題研究中,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結合班級心理輔導的實施,最終形成了高等職業院校通識教育十二五教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正式出版。
5 研究價值
鑒于高職學生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一個班的學生多處在同一年齡層次,心理發展基本上處于同一水平,他們在成長發展中的心理問題與困惑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加之大學專業心理輔導人員缺乏,因此進行班級心理輔導是一種經濟、有效、適用面廣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參考文獻
1.秦愛君,林乃磊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9
2.石國興,林乃磊.班級輔導對改善初中生樂觀心理品質的實驗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1(3):190-193
3.楊紹清,程淑英,李建明.團體咨詢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實驗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6):644-646
4.林乃磊,祝偉娜.團體心理輔導改善高職院校學生人際交往的干預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4(3):56-58
作者簡介
林乃磊(1982-),男,山東聊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研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