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關鍵詞】 小學;音樂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120—01
音樂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本文根據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教學實踐的具體情況,提出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設計的一些具體教學方法。
一、創編歌詞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選擇一些學生熟悉的歌曲,讓學生為歌曲重新填詞,或者少量的改寫歌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我在教授歌曲《沂蒙山小調》一課時,在學生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歌詞的創編。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后,有的學生把歌詞中的“沂蒙山”改為“五泉山、蘭州城”;有的學生把“沂蒙山上”改為“黃河岸邊、風情線上”等,創編出的歌詞多種多樣,各不相同。學生都表現得很積極,通過歌曲的演唱,唱出了對自己家鄉的熱愛;還有的學生結合成小組,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歌曲的對唱,更是別具特色。
又如,在學習歌曲《我的小綿羊》一課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歌詞的創編活動。學生把喜歡的動物全都編進了歌詞,還把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動漫形象也編進歌詞來演唱。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僅讓學生在音樂學習活動中發揮了想象力,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簡單的創造過程中感受創作的樂趣。
二、創編律動
音樂能夠表現豐富的音樂形象。一邊唱歌一邊表演則是低年級學生最為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給不同的歌曲賦予不同的表現形式,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協調性,有利于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如,在觀摩“小樹快長高”這一課時,年輕的女教師活力四射,感染力極強。首先,她讓學生聽這首歌曲,感受這首歌曲的情緒,從聽覺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出示電腦課件的五幅插圖,這五幅插圖生動地展示出小樹在同學們的精心照顧下茁壯成長的過程。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小樹苗是怎樣的?它是怎樣長大長高的?接著讓學生根據插圖進行討論,并要求學生用動作把這幾幅圖表現出來。最后讓學生進行復聽,全班學生分小組合作討論,自由想象創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并鼓勵學生創編與眾不同的動作,同時要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們創編的律動把歌曲的歡快活潑和小朋友期盼小樹苗快快長高、想和小樹一樣茁壯成長的美好愿望表現得一覽無余。這樣的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更容易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也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創編旋律
創編音樂旋律對學生來說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教師可以在游戲中要求學生完成。如,在“認識唱名do、mi、sol三個音”時,教師可讓學生玩“找朋友”的游戲:幾個學生分別戴著畫有do、mi、sol的頭飾,任意找朋友,如兩個do在一起便是1 1,如mi和sol在一起而do站在一邊,便是3 5 1 。用這種方式創編出旋律,然后整理好用投影儀打出,并帶著學生唱出來。同時還可選擇一些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學生熟悉、喜歡的兒歌,輔導學生編配上旋律,然后讓學生自己唱出來,選出編得較好的給予表揚并讓全班同學學唱,這樣不僅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而且還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由探索、即興創作,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四、創作畫面
不同的顏色和畫面表達不同的情感。同樣,不同的音樂也能表達不同的情感。
如,在學習歌曲《我愛沙灘,我愛大海》一課時,我首先創作了一幅沙灘大海的美景,讓學生邊看大海邊聆聽本首歌曲。通過逐步深入的情感體驗和歌曲的學唱,讓學生對歌曲逐漸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接著我請學生在歌曲中用顏色、簡單的線條、圖形來表現對歌曲的理解。學生畫出的作品真是豐富多彩!有的學生用了黃色、藍色、綠色來表現大海和沙灘,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畫的不是黃色,是金色。我覺得不光沙灘是金色的,我的童年和未來也是金色的。”還有的學生用鋸齒形的旋律線表現歌曲的歡快跳躍。音樂、色彩、線條、圖形的結合給了學生很深刻的刺激,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望。在一種自由而富有感情的氛圍中,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創新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