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禮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信息技術教學也越來越重要,上好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為學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是擺在廣大信息技術教師面前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教學;信息技術;課堂導入;自主探究
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信息技術也越來越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輔助教學的作用也越來越凸顯。其優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小學中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興趣,樹立學好計算機的意識,認識、了解、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讓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二是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培養并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讓學生通過掌握信息技術為自身的學習、生活、發展服務,讓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那么,如何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呢?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們也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學生年齡大小,大多數的學生都喜歡信息技術課,對于學生而言,喜歡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學好信息技術,為我所用,從而提升自己學習的能力,提升自身發展的能力。真正的原因是電腦中的游戲好玩,電影好看,能夠通過QQ聊天,能夠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一旦讓學生學習電腦的基本操作,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沒有了。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要防止學生在頭腦中出現這樣的思想極端,要在新課程開始前,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主動學習,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1.運用游戲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自學意識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們的伙伴。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可以順應學生的這種要求,在課堂導入中,將計算機新知識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讓學生通過玩游戲來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練習文字輸入時的指法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無比枯燥的,教師不能上課直入主題,要先給學生講解指法練習的重要性,然后再給學生講述如何在鍵盤上擺放手指,具體輸入時要注意哪些要點,最后讓學生根據教師要求進行練習。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覺得特別累,也會讓學生覺得學習起來很難,從而產生不愿學的抵觸情緒,如果教師再強制性地讓學生學習多長時間,學生就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厭學情緒。如果能夠采取游戲導入,先讓學生玩打字類的游戲,比如金山打字通之類的軟件,再讓學生通過這類打字游戲進行比賽,看誰打得快,打得好,打得多,誰的成績更好。讓學生在多次的游戲中逐漸意識到,要想在打字比賽中有好的成績,取得勝利,以前那種“亂彈琴”式的打字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須要練習好指法,只有練習好指法,才能打得又對又快,才能提升打字的速度和準確度。在學生普遍認為必須要學好指法的時候,再回過頭來教給學生正確的指法,學生學習就會更加認真,更加賣力。
2.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積極學習
既然是信息技術教學,教學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本身的優勢,恰當運用多媒體來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情景,優化信息技術教學,給學生演示一些好的作品,展示一些美好的事物,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激發學生求知欲,讓學生樂于動手,樂于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進一步強化學習的意識和動機,在明確學習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享受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
比如,在教學文字處理軟件Word中插入圖片時,就可以先精心制作好Word插入圖片的作品,選擇一些以前學生制作出來的作品,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到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欣賞這些圖文并茂的作品,當學生欣賞這些精美的賀卡,欣賞詩配畫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贊美的聲音,都會提出“自己能做出這么好看的賀卡嗎?要怎樣做才行呢?”這樣的疑問,學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看到時機已經成熟了,我告訴他們這些精美的作品都是運用文字處理軟件Word制作出來的。并鼓勵他們:“要做出這樣精美的作品并不難,只要發揮想象力,開動你們的大腦,你們也能做出這樣的作品,可能還比這些作品更好、更漂亮。”在教師的激勵下,在學生內心深處無比旺盛的求知欲望下,學生就會抱著“我也要制作出精美作品”的思想,認真投入到Word的學習中。
二、敢于放手,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自主探究獲得知識技能
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中讓學生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要解放學生思想、解放學生雙手,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樂于動腦,勤于動手,除了傳授學生理論知識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也要貫穿這樣的理念,要在教給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信息技術各方面的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不能包辦代替,害怕學生這點不懂,那點不明白,什么都講,面面俱到。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要敢于放手,讓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做到舉一反三,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主動獲得知識技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比如,在教學“畫圖”軟件功能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教學生如何通過“畫圖”軟件畫出矩形,然后再讓學生在學會矩形畫法的基礎上,舉一反三,自主探索橢圓和圓角矩形的畫法。這樣的教學,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就能夠很好地掌握其他兩種圖形的畫法。比如,教給學生“復制、剪切、粘貼”等時,只需要一次就夠了,因為這些操作在各種軟件中都差不多。因此,教學中要敢于放手,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發展學生個性,推動學生信息技術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善于創新,不能千篇一律,相互模仿,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到與眾不同,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好,發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個性。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留給學生創造的空間有很多,教師要善于給學生留下這些“空白”,讓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夠在這些“空白”中得到體現,讓學生獨立創作,自由創作,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比如,在“畫圖”軟件中隨心所欲的創作,在文字處理軟件“Word”和幻燈片制作軟件“PowerPoint”中傾注自身心血和意識的電子作品創作……這些都可以給學生大量的創新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的創作個性,提升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于統一,不能過于細致,在指導時要注重學生的思維,在評價時也要做到靈活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