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燕
摘 要:關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放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掉一個學生。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好學生需要關愛,但那些有缺點、有問題的落后學生更需要關愛。教育是面向全體的,一名好教師應該關注到班級的各個角落,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正因為他們有很多問題,才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愛心。
關鍵詞:探究教育;留守兒童;轉化
近年來,留守兒童的數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現實,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有的跟爺爺、奶奶,有的跟外公、外婆,有的跟叔叔和嬸嬸。這些兒童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從心理的角度來看,有的表現為膽怯懦弱、孤僻,有的表現為抑郁煩悶等消極心理;從思想品德的角度來看,主要是有的表現為自私冷漠,有的表現為愛逃學,不遵守校規校紀等特征;從智育角度看,這部分學生厭學,平時上課不愛聽課,不做家庭作業,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等。這部分學生的影響力和破壞性又特別大,把這部分學生教育不好,不僅自身的成功不談,還會影響到其他的學生。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根據本地的地域色彩和校本特色積極營造出一種適合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和快樂學習的環境,教育、轉化這部分留守兒童的責任是責無旁貸的。我們要積極采取一定切實可行的方法,做好西固區達川中心學校留守兒童的教育轉化工作。
一、留守兒童的現實表現
我們班的達××,頭腦聰慧,但是性格內向,倔強,平時不喜歡與人多交流,寫字速度很慢。由于父母都在西寧做生意,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兒童。爺爺性格高傲、脾氣暴躁,奶奶根本不識字。父母離家遠,很少回家,跟哥哥的歲數差別又大,平時根本不聽爺爺奶奶的管教,自律性差,貪玩。從二年級開始就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還撒謊,時而逃學,到了三年級,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令任課老師和家人頭疼不已。
二、留守兒童的現實表現成因分析
就達××的這種情況,我多次與其家長交流,希望家長能加強監督,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但其家長總是說離家遠,生意忙,無暇顧及。達××也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面對達××及其家長的態度,我有時也真是氣極了,不想再管他。但靜下心來想想,也挺可憐他的,孩子天資聰明,家長疏于管理,缺少關愛。面對這種情況,我決定先從做通家長工作方面入手,多次與其家長聯系,及時溝通達××的各方面表現,要求家長平時多給孩子打打電話,盡量多抽時間回家陪陪他。我平時在學校也盡量多鼓勵他,有了進步及時表揚,課余經常找他談心,并讓班上學習好的同學平時多幫助他。
壞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要改變也不是幾天就見效的。因此,達××后來也多次出現反復,但是膽子比以前大了,敢于問問題并為自己闡述原因、說明理由了,上課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了,課堂上的表現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要想真正地轉變他,還需要一個長期的堅持不懈的過程。
三、轉化教育留守兒童的策略
留守兒童需要我們耐心的了解和正確的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像天空中的星星,有的燦爛耀眼,有的光彩暗淡。那些光彩暗淡的,可能是由于我們離它太遠,如果我們離它近些,多關心他們,那么他們就會更好。
1.摸清他們的情況。我校在新學期學生報到時,將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護人及臨時監護人的情況,然后再做進一步詳細的了解,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
2.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學生。任課教師平時多關愛他們,幫助他們,用心和他們去交流,用朋友式的信任對待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他們傾訴的人。
3.重視親情關懷,強化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對于孩子的個性發展、人格形成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認識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其思想、行為及心理的發展變化,使其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4.大力開展校園活動。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形成良好的人文關愛氛圍。這些活動的開展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加了校園生活樂趣,對“留守兒童”也是有吸引力的,緩解了他們的厭學情緒。
5.加強家校聯合,形成合力。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更離不開家庭和諧的教育,因此我們為了讓教育轉化留守兒童的工作做得有成效,就一定要加強與我們學校留守兒童監護人的聯系,可以采用電話、校訊通、家訪、家長來校等多種方法與監護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聯系,一起分析探究在留守兒童身上表現出來的長處和不足,放大留守兒童的長處,讓他們看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增強留守兒童的自信,也應該讓留守兒童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確今后發展和努力的方向。
6.利用各種團隊會加強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師要創設一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大家參與,重點教育留守兒童,讓他們明辨是非,選擇正確的價值取向,學習英雄楷模,以榜樣的力量教育感召留守兒童,從內心深處教育轉化他們,讓他們不斷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做一名遵紀守法、道德高尚的好孩子。
總之,留守兒童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是我們教師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作為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班主任,更應懂得如何管理和教育他們,讓他們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下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陳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亟待解決[N],光明日報,2002-04-09.
[2]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現狀的調查[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