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我國學生學習的方法也有了新的要求。傳統的學習方法是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學生進行學習是十分機械地被動接受,而新課改更加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初中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應當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是學生綜合能力的表現。教師要引導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并且還應當善于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
一、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優點
通過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讓學生遇到問題之后可以自主地進行思考,而不是直接求助人。自主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想要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就要求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摒棄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上教師是主體,教師給學生制訂學習目標、安排學習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一味地接受。在傳統的模式中,學生僅僅掌握了最基層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然而對于如何科學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手段卻沒有掌握。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一套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即“激發動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反饋評價”。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對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和數學認知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學生只要對于學習數學產生了興趣,那么進行學習對于學生來講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會變成一種享受,變成一種快樂的體驗,會讓學生越學越喜歡,越學越愛學。想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準備好問題,在課程開始時創設問題情境,這樣可以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并且在此基礎上拋出問題,進而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比如,在教學扇形面積時,可以設置一個“羊吃草”的問題求取羊能夠吃到草的最大面積。設置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之后緊接著拋出準備好的問題,羊所能吃到的最大面積的扇形同哪些因素有關,如何進行求解。在這個有趣的情景里面,學生的注意力被集中起來,同時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激發起來了,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積極地進行思考,接下來的教學過程就會事半功倍。
2.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被激發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時,可以設置“一問一答”的表演,這樣不僅可以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探究,而且也能讓學生有更加充分的準備時間和空間來探究。學生在自主探究時,學生就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進行巡視了解學生探究的情況。當有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直接給學生進行解答,而是要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盡量讓學生自己發現,獨立解決問題。學生自主探究在剛開始時因為學生掌握不到方法,探索的過程會比較漫長也比較艱苦。這時,教師應當教會學生正確的探究方法,讓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進行聯想、探索、尋找方案。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分組合作,互相啟發
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在小組內進行組建討論、交流。因為小組成員每個人的想法都會有所不同,對于同一個問題小組成員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進行組間交流時,對于一個問題可以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會形成多種解決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迅速解決。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要關注每組討論的情況,對每組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啟發,并且對于出現“偏離方向”的小組,應當及時將討論調整到正確方向,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通過小組學習,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形成全面思考的習慣。
4.查缺補漏,強化學習
在分組討論的基礎上,選擇有特點的小組進行反饋討論結果,然后讓其他小組進行補充。通過小組間的結果反饋討論,可以匯集更多人的智慧。師生共同評價,可以強化正確觀點,并且可以糾正錯誤,讓學生在思考時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時對自己做出的結論進行判斷,強化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信心。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思考和探索,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當的是指引的角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數學教師應當不斷地進行總結,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孫慈根.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1(08):158.
[2]周曉華.淺析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J].新課程:上,2011(0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