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
【摘要】小班化教學重在“精神”,也就是尊重學生個別差異以提供個性教育的機會、以多元化的教學和評價方式使學生充分發揮多元智慧和潛能、改善師生互動關系以提升學習效果和教學品質。歸根結底就是讓孩子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并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樂說;愛讀;會寫;能想;互評;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標準確立后,給語文課程帶來很大的轉變,小班化教學是基礎教育領域在努力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它更是一種教育理念,一種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小班化”學生一般30人以內,班級小了,課堂空間擴大了,相對的每個學生得到的教育時間和機會增多了,重組教學的時間和空間,使“以人的發展為本”“提倡主動參與”的創新學習成為可能。于是,在語文教學中,我嘗試運用了以下策略開展實踐研究。
一、游戲——樂說
對一年級小學生而言,游戲是啟發心智與興趣,達到身心愉悅的最佳方式。將游戲帶入小班課堂,動靜結合,活潑有趣,寓教于樂,樂中求教,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小班化語文教學中,我設計了很多有趣的游戲,讓每個學生都投入到有角色、有情節的活動中,能說會道,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使玩有所獲。
我設計了開火車、找朋友、順風耳、送信、放鞭炮、猜猜猜、火眼金睛、摘果子、七色花、考考你、踩石過河、貼商標、逛超市、歡樂對對碰14種游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游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通過參與互動,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小先生”制——愛讀
新教材對學生的拼讀能力要求很高,一年級上冊就要認讀400個字,對于我們城邊的孩子來說,確實比較困難。為了提高學生的認讀能力,在小班的語文教學中,我運用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小先生”制,讓學生自己來教會同伴,一邊教,一邊學,教育效果出奇的好。我把每一篇課文中的生字卡片拿出來,先集體認讀一遍,尤其是音節重點讓學生拼一拼,碰到是前后鼻音或者平翹舌音的,還指名說說要注意的地方,通過幾次訓練以后,學生能自覺說出要提醒的事項:比如,“正”,會說,我來提醒大家,它是個翹舌音,還是個后鼻音。然后比較標準的拼一遍。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比較熟練的區分前后鼻音或平翹舌音,期末考試時這一塊的失分就相對少一些。然后把卡片反面的詞語貼在小黑板上,先自由試讀,再指名讀一讀,糾錯。然后,請會讀的同學一個個到前面來領讀。每個人的能力都不同,有的同學讀了一兩遍就能記住了,有的讀四五遍記住了,有的恐怕要讀十多遍也未必能記住。
三、分層要求——會寫
一年級是寫話的起始階段,雖然學生會寫的字不多,但是他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礎,完全能夠用我手寫我心。我就開始了訓練學生寫話。
先是根據所學生字組成的新詞來練說。比如說:“早”,組的詞語是“早晨”,說話是:今天早晨,媽媽送我到學校。練習了一段時間后,我又改變了策略,我不給學生任何的詞語,只是提示他們:你可以根據今天學校里或家里發生的事情來寫話,也可以根據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來寫。我沒有限制學生寫話的自由,讓學生大膽地寫自己喜歡的內容。我就希望孩子們用自己獨特的眼光來寫有個性化的東西,這樣既是獨創又能打動人。
四、拓展開放——能想
目前,有不少同行認為低年級的課文學習,只要把生字教給學生,課文的理解并不重要。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學生是鮮活的生命,他們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的課文除了字詞教學還滲透著一定的思想教育。因此我們的老師在教給學生生字的同時還要把課文中所蘊含的內在思想挖掘出來。蘇教版第一冊課文《北風和小雨》,是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圖與文一一對應。我先讓一個小組的同學讀讀第一段,然后用手蒙住文字,看著圖把圖畫內容說出來,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說話訓練。因為是小班,孩子們的表現欲都比較強烈,他們抓住每個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進步。
自由地想象,富有個性的表白,我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個說話的機會,讓學生們感受想象的愉悅。孩子們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開,直到不能再敞開為止,這比單純的說教來的更有效、更有意義。
五、注重個性——互評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歷程,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所以,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語文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語文作業評價中,我嘗試采用星級評價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語文作業的質量,體驗成功的樂趣。
當然在批改學生的寫話作業時,我還采用了畫笑臉的方式,假如他寫得比較好,有自己的特色,我會在下面畫上一個笑臉外加兩顆五角星,還在本子封面上畫上一面紅旗。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他,你寫得話非常好,老師很愛看,希望你繼續努力!倘若你寫得不那么好,我就在下面畫上一個哭臉,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他,再這樣下去,老師再也高興不起來,可要生氣啦!比如我們班的何麗雯,每次看她的寫話作業,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六、共同提高——合作
教育需要雙方合作交流。小班化教育更加注重合作,師生溝通密切,讓家長與老師都能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教育不再只是學校里的事、教育也不再只是老師的責任,讓老師與家長與社會一起為孩子布置一個最好的學習環境!教育的目的也轉向讓孩子做好準備在一生中教育自己,我們不可能教會孩子所有的知識,只能指引他們一個方向:如何在未來社會中立足,并且活出自己!因此每隔一個月,我就會把學生在寫字、寫話等方面的成績展示出來,讓家長朋友來看看,請他們對我的語文教學提出意見或建議,使我在以后階段能夠改進。也會對一個月來語文學習進展比較緩慢的同學家長提出一些必要的建議,使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心里有個底,在家能盡可能關注孩子的學習,使他有所進步!
教育孩子,指導學生學習語文,不應過分注重結果,而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在過程中教會孩子聆聽、發言,掌握技能。這樣才能體現小班教學、優質教學的宗旨,讓每個學生都有發展,有所提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的法子必須根據于學的法子”。實踐表明,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氣氛,體現了教法與學法的統一,是符合新時期語文教學要求的。這樣,不但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使學生感到學語文輕松、有趣,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