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 要: 我國中職院校食品專業課教學現狀并不樂觀,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如何有效教學是食品專業老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注重反思與詰問,增強師生互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者結合自己近年來在食品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實際體會,對“產婆術”教學法在中職食品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 “產婆術” 中職 食品教學 啟示
當前,我國中職學校食品專業課教學狀況并不樂觀,學生整體素質不高,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自覺性較低。加上傳統教學方法,教師機械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缺乏獨立思考、探究的熱情,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不高[1]。因此,如何在課堂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幫助學生有效自主學習,是食品專業教師必須正視和探索的問題。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克服了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強調師生互動,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筆者嘗試將其引入食品專業課教學中,作為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的補充,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產婆術”概述
(一)“產婆術”的含義。
“產婆術”是被譽為“古希臘三杰”之一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創造的一種教育方法,又稱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形象地將教師比喻為“知識的產婆”,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發現矛盾,再適當啟發引導,層層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導出正確的結論[2]。這一教學方法對教育事業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產婆術”一般分為四步。第一步譏諷,即通過反問揭露對方談話中的矛盾,使其承認對問題的無知;第二步助產術,即幫助對方不斷修正錯誤的認識,引導其重新思考,產生新的思想[3]。第三步歸納,即從個別到一般、從特殊到普遍中找到事物的普遍原則和規律。第四步定義,即通過反復提問和歸納,揭示概念和內涵。有學者將其分為三步:諷刺、定義和“產婆術”。還有學者干脆簡化為“諷刺”和“產婆術”兩步。無論劃分步驟和順序如何不同,“助產術”仍是“產婆術”的關鍵,就像助產士幫助產婦生產一樣,引導學生糾正原來的錯誤觀念,幫助他們正確思考,獲得真知[4]。
(二)“產婆術”的優點。
1.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5]。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課堂氣氛低調沉悶、知識枯燥抽象,學生不感興趣,就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爱a婆術”強調師生互動,學生都能參與課堂對話,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使整個課堂呈現輕松愉快、自由民主的氛圍,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十分有利。
2.建立平等關系,促進健康成長[6]。
“產婆術”教學要求教師放下架子,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維護學生的面子,學生不再是被管教的對象,教師和學生處于同等地位,共同成為知識的建構者,課堂成為學生相互探討、共同提高、共同促進的舞臺,有利于學生消除自卑或自負心理,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身心更健康地發展。
3.喚醒學生的潛在能力,樹立信心。
在“產婆術”的使用者——教師的正確啟發誘導下,學生能夠獨立思考、探索問題,主動通過努力尋找滿意的答案,進一步激發他們深入學習、探索、提問和思辨的動力,幫助學生發現自身潛力、樹立信心。
二、創造性地運用“產婆術”指導中職食品課堂教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
筆者以膳食營養與肥胖課堂導入為例進行說明。
在本節課開始時,筆者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很多關于肥胖的照片及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數據等,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此時筆者提出第一個問題:“你知道的世界上最胖的人有多重?”這時學生已經有各種猜測、各種答案,筆者同時播放多媒體,把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世界上最重的人”的資料爆料出來,引起學生不小轟動,興趣高漲。
此時筆者提出第二個問題:“我們對減肥并不陌生,但你覺得自己肥胖嗎?”層出不窮的答案只有兩種:肥胖或不肥胖。筆者再問:“那么你知道肥胖的判定標準嗎?”這時預習過課程的同學就會給出答案: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2(kg/m2)
然后讓每個同學計算自己的體重指數,再回到前面的問題:“你肥胖嗎?提示一下,可參考書本上體重指數范圍?!?/p>
注:
中國人的體重指數(BMI)≤18.4,為消瘦;
18.5-23.9,為體重正常;
24.0-27.9,為超重;
≥28,為肥胖。
學生對這個話題產生興趣后,會主動翻閱書本,尋找相關知識點,計算得到正確答案。同時發現先前的一些錯誤認識,既收獲新知識,又獲得發現和掌握新知識的喜悅。
(二)結合主題,善于總結。
在講授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如蔬菜、水果的營養價值時,筆者提出第一個問題:“蔬菜、水果的營養價值相同嗎?”大部分學生回答:“相同?!惫P者提問幾個胸有成竹的學生,回答基本都是:“蔬菜水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有機酸等相同成分,所以營養價值相同?!?/p>
筆者接著問:“蔬菜和水果可以相互替換嗎?”大部分學生回答:“可以?!边@時,筆者讓學生查找《中國食物成分表》,得到數據:每100g西紅柿含Vc19克,每100g紅富士蘋果含Vc2克。
筆者再問:“吃多少紅富士蘋果才能獲得一只西紅柿(200克)所能提供的Vc量?”
筆者接著讓學生查找得到數據:每100克炒油菜含鈣108毫克,每100克葡萄含鈣5毫克。
筆者再問:“吃多少葡萄才能獲得300g炒油菜所能提供的鈣量?”
此時學生已經算出:要獲得Vc38克,只需吃一只西紅柿(200克),卻需要吃1900g紅富士蘋果;要獲得鈣324毫克,只需吃炒油菜300克,卻需要葡萄6480克。在這樣的問答過程中,學生已然發現自己的錯誤。
最后筆者總結:“蔬菜、水果的營養成分和健康效應雖然很相似,但畢竟是兩類不同的食物,營養價值各有特點。多數水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含量比蔬菜低,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但可作為蔬菜的補充。水果中的糖類、有機酸和芳香物質比新鮮蔬菜多,蔬菜食用前一般需要加熱,其營養成分會受烹調因素的影響,水果卻可避免這種損失,故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7]??偠灾?,蔬菜、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推薦每餐有蔬菜,每日吃水果……”
(三)創造性地進行課堂生生交流,營造合作學習氛圍。
傳統“產婆術”的使用者基本由老師扮演,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性地讓學生扮演“產婆”。尤其在一些開放性問題上,學生扮演“產婆”這個角色,相互之間隔閡更小,合作學習氛圍更濃,效果往往超出我們的預期。
開放性話題如“食品價格越高就越有營養嗎”?
流程大致為[8]:將學生每四人分為一組,進行蘇格拉底“產婆術”的一對一問答。在一個個問題的刺激下,大家的知識都得到有效補充,再從書本里尋找最準確嚴密的答案,既矯正自己原有的錯誤,又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可以說,本部分內容已經讓大家印象深刻了。
三、結語
以上就是筆者在食品專業課程教學中對蘇格拉底“產婆術”的一些粗淺嘗試,不僅看到了成績,還看到了改進方向。但畢竟蘇格拉底所處年代久遠,特定背景下產生的“產婆術”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教師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蛘呓處熖岢龅膯栴}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缺乏時效;或者問題設計呆板,提問機械;或者學生被問題牽著鼻子走,缺少主動思考的時間等[9-10]。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不斷研究“產婆術”,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
作為中職學校食品專業的教師,我們要對現有學生因材施教,在安排課堂教學活動中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將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知識的領路人,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能動性與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蔡耀強.“產婆術”教學法在中職食品教學中的應用[J].2014(05):177-179.
[2]張鳳麗.蘇格拉底“產婆術”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34(8):149-150.
[3]張念宏.教育百科詞典[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88:327.
[4]閔青春,李化樹.“產婆術”新解[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7(4):105-107.
[5]王曉娟.“產婆術”對調動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教學啟示[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2,28(5):60-63.
[6]杜永紅.試析蘇格拉底“產婆術”教學法及其實踐價值[J].現代教育科學,2005(5):29-30.
[7]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18.
[8]冒建鵬.相聲、蘇格拉底及生物教學——例析“產婆術”在高三生物復習中的應用[J].青年教師,2010(1):39-40.
[9]王曉娟,范蔚.“產婆術”的真諦及其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啟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25(6):145-147.
[10]張廣志.“產婆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探索[J].文理導航,20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