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彥
摘 要: 信息轉換類型的題目在高考命題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難度較大,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對該類題型歸類分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解題速度。
關鍵詞: 生物教學 信息轉換 題型
高考對學生的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及綜合運用的能力要求較高,信息轉換類型的題目能綜合考查這些能力,在高考命題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難度較大。在課堂教學中,對該類題型歸類分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解題速度。
生物題目中經常出現一些圖表、文字信息,需要適當進行處理轉換,以方便解題。筆者在生物教學中進行探索,歸納出以下幾種信息轉換類型。
1.文字信息轉換為文字信息
1.1理解概念,舉一反三。
生物中的一些概念,需要反復推敲、充分理解。如:“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可以轉換為以下文字信息:
①酶是細胞產物;②酶是一種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自身數量及結構不發生改變;③蛋白質類的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能被蛋白酶水解,能與雙縮脲試劑顯色反應呈紫色;④少數酶是RNA,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1.2把握關鍵,化繁為簡。
例如:據最新研究發現,內皮素在皮膚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內皮素拮抗劑進入皮膚,可以和黑色素細胞膜的受體結合,使內皮素失去作用,這為美容研究機構帶來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體現了細胞膜的哪項功能(?搖?搖 )
A.細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復雜
B.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嚴格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細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細胞膜的組成成分主要為磷脂和蛋白質
解析: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內皮素拮抗劑可以和黑色素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隱藏信息為:“細胞膜受體本質是糖蛋白,與信息交流有關”,正確選項為C。
2.文字信息轉換為圖像信息
常見的圖像類型有結構圖、示意圖、坐標圖、概念圖等,將一些文字信息轉換為圖像,可加深學生對題意或概念的理解。
2.1文字轉換為示意圖。
文字轉換為示意圖,能使題意直觀化。
例如:一分子CO2從葉肉細胞的線粒體基質中擴散出來,進入同一細胞的葉綠體基質中,至少穿過幾層生物膜?
解析:線粒體為2層膜,葉綠體也為2層膜,題中文字信息可轉換為圖1,圖像直觀明了,問題迎刃而解,答案為:4層。
2.2文字轉換為概念圖。
通過畫概念圖能把文字所表述的重要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簡要明了地表達出來,可以鞏固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如下圖是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概念圖:
2.3文字轉換為坐標曲線圖。
減數分裂過程,精(卵)原細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進行染色體的復制,染色體數目不變,每條染色體出現兩體姐妹染色單體,DNA加倍,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染色體分離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每個子細胞染色體數減半,到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加倍,減數第二次分離完成時,姐妹染色單體分別分配到子細胞,形成的精(卵)細胞中染色體和DNA只有正常體細胞的一半。這樣的描述對學生來說非常抽象,通過下圖3,用曲線圖把細胞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染色體和DNA的數量變化具體體現出來,比文字表述更直觀。
3.圖像轉換為文字信息
例如:細胞從外界吸收某物質如圖所示,該物質的運輸方式為?搖?搖?搖 ?搖?搖。
解析:圖中信息可轉換為以下文字信息:
①物質運輸方向為細胞外到細胞內;
②當細胞內濃度達到細胞外濃度時,依然能吸收該物質,濃度繼續增大。
由此可推論:該物質可逆濃度梯度運輸,為主動運輸。
4.圖像轉換為圖像
解題過程中,有些圖像初看比較陌生,可試圖將其轉化為熟悉易懂的圖像,以便解題。
例如:圖5表示某一種群增長速率與時間的關系,該種群數量在?搖?搖 ?搖?搖?搖時間達到K值。
解析:圖5為學生所不熟悉的圖形,經過對圖5認真推敲,可將其轉換為種群數量增長的“S”型曲線圖,即圖6,從轉化后的圖中可看出答案為:t。
高考題中往往把幾種信息轉化綜合考查,讓學生夯實基礎,在平時上課及解題過程中適時系統歸納題型,精講精練是提高解題效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