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萍
摘 要: 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既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手段,又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從以下方面進行:提倡寫真述實,培養誠實的品質;巧設訓練內容,關注心理訴求;指導寫好練筆,宣泄不良心理。
關鍵詞: 作文教學 滲透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學校教育教學之中。”學科滲透的強項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的語文課程,尤其是作文教學。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既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手段,又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但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寫作技能訓練,而忽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從以下方面進行。
一、提倡寫真述實,培養誠實的品質
一切創造來源于生活,學生的作文也來源于豐富而真實的生活。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在小學生的作文中就是寫真人真事,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寫真人真事,抒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就是要毫無保留地敞開自己的心扉,大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真實地反映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不但是對小學生習作最起碼的要求,還是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小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受一些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和功利思想的束縛,要么千篇一律,要么胡編亂造,移植別人的作品,沒有反映自己的現實生活,沒有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不僅使文章缺乏真情實感,長此以往,還使學生養成說謊的壞習慣,嚴重違背教書育人的目的。所以,習作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在作文中講真話、寫真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如在《家鄉的風景》習作教學課上,有一個學生寫到:“我的家鄉在廈門,那兒有風景優美的鼓浪嶼。”而據我所知,他并不是廈門人,而是地道的連城本地人。我問他:“為什么不寫自己家鄉的風景,而要寫并不是自己家鄉的廈門呢?”他老實告訴我,他在一本作文選上看到一個小作者寫的這篇文章,覺得寫得很好,語句也很優美,他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就照搬過來了。我聽了后告訴他,你可以學習別人寫得好的方法,但寫的內容一定要真實,我們連城也有風景優美的地方,你寫了真實的內容,老師照樣會表揚你的。這給老師敲響了一記警鐘,對于這種現象,如果不防微杜漸,發展下去就是很危險的。要讓學生明白,寫作文就是要寫真述實,誠實的品質是首要的。
二、巧設訓練內容,關注心理訴求
社會生活是方方面面的,不但有真、善、美,而且存在假、惡、丑。作為社會一員的小學生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多多少少會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且小學生分辨是非和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較弱,必然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實踐證明,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離不開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和教育。所以,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行為表現,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習作訓練內容,讓學生作文,透過作文診測學生目前真實的心理,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段時間,班級里出現了拉幫結派現象,經常為了一些小事爭吵、打架,針對這一現象,我設計了《我的同學》作文訓練,要求通過幾件具體的事表現同學的思想品質、興趣愛好及性格特點,并注重從優點和缺點兩方面選材。按照以往經驗,學生寫這類文章時,一般只寫人物的優點。這次要求從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寫一個人物,使他們不得不認真全面地分析同學,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一員,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生活中,經常聽到有家長向我反映孩子在家不聽爸爸媽媽的話,甚至和家長頂嘴。為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我又設計了《我給爸爸(媽媽)打分》的命題,要求用一兩件具體的事例寫出你為什么這么打分。沒想到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很快就寫好了作文,并且和家長落實,家長一致認為孩子描寫的情節屬實。其中一名孩子這樣寫道:“媽媽,自從有了弟弟后,你更不愛我了,你不關心我的學習,不關心我的生活,我的作業還沒有完成,你卻要我帶弟弟,只能給您打70分。”她的媽媽看完后,感覺很慚愧,承認自己確實忽視了孩子的感受,今后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
三、指導寫好練筆,宣泄不良心理
練筆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引導學生擁有健康心理的平臺。學生平時不敢說的話,往往能在作文中直抒胸臆。所以,學生作文一定能真實地反映他的心理狀況。因此,作文教學中,我注重指導學生寫小練筆,通過練筆,了解學生作文中反映出的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學生不良的心理障礙,以便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心理滲透。因此,學期初,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周記本,每個星期寫一篇周記,體裁內容不限,長短不限,但一定要寫出自己真實的心理。除了寫好周記,我還提倡寫日記。生活日記可以把個人在生活中的見聞、感受真實地記敘下來,是學生內心的真實反映,很多平時不愿說的話在日記中都能真實地表現出來。所以,語文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會寫日記,指導他們隨時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不良情緒時,能及時在日記中宣泄出來,從而擺脫消極的心理感受,使自己始終保持愉快的心境。在學生愿意的情況下,我還對他們的周記和日記進行批閱,通過閱讀及時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況,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并適時進行疏導和健康心理教育。
當今社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同時是一份需要細心、耐心和愛心的工作。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創新。我們要根據教學實踐,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培養健康人才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