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珊梅
摘 要: 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通過融入游戲化因素,能激發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游戲既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又是極富趣味性的教學引導工作,能夠有效吸引他們輕松邁進數學的門檻。小學教學教師在實踐過程中應進一步探索數學教學與游戲結合的可能性,立足孩子的天性,構建游戲化教育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把游戲和數學教學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實踐,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強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研究 游戲化因素
一、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要融入游戲化成分
多年來,小學數學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而數學教學內容應該是伴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隨時有新鮮血液注入,教學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需要面對現實。傳統教育教學方式需要不斷開拓創新,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數學教學最好適當結合游戲活動,讓枯燥的數學內容通過快樂的游戲活動傳遞給每個學生,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從中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應關注孩子們的快樂學習與游戲活動的結合點,在游戲活動中提高學生素質。教學方式的游戲化是新世紀小學教育教學活動的發展趨勢,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強小學數學與游戲活動的聯系,要讓孩子們從游戲中感受和認識事物,從形體、顏色的辨認到數字的應用,從游戲器材的熟練使用到想象力的開發,等等,在游戲活動過程中獲得樂趣。如在開發智力的游戲活動中,先讓孩子們自選圖形,了解游戲活動的規制,講解游戲活動的本質特征,然后放手讓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發現數字游戲的樂趣,發揮每個學生的自由想象力,創造性地拓展游戲情節,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數字與游戲結合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集體觀念與合作意識。把數學長期教學目標寓于每一個短期的游戲活動中,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探索,讓數學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樂園,使孩子們學得快樂。這些頗富童趣的數學教學活動課,來源于教師自身的童心和激情。有的教師老是板著面孔,冷靜地在一旁指導孩子們如何玩、如何學,自己從不參與,沒有和孩子們融合在一起的激情,這樣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在數學與游戲活動結合的過程中,教師盡可能給學生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和活動空間,使孩子們的數學意識行動融于游戲的激情中,讓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始終處于快樂和興奮的狀態。教師要用能夠激發孩子們熱情的語言啟發每個學生,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學知識的趣味化教學實踐中,啟發學生在一切游戲材料中尋找數學內容,在游戲活動中自由結伴,相互交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鼓勵孩子們親自動手實踐,使游戲化數學教學活動成為他們學習的重要途徑。
二、數學教學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靈活設計每一階段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并且針對特定的目標,嘗試和孩子們口頭約定學習內容,通過引導和鼓勵逐步提高小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數學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盡管不是和所有孩子的約定都起作用,但大多數學生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對約定的內容能夠主動完成,因為孩子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是愿意并且能夠做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也一樣。這個過程類似于教學理論中的因材施教,因為老師和每一個孩子約定的學習內容是非常具體而切合實際的,有的孩子能長期堅持,且取得了好的效果,老師要給予適當精神和物質獎勵。也有部分孩子半途而廢,不聽老師的話,特別是約定舉手回答老師提問的那部分孩子,受多種因素影響,不能很好地完成。還有的孩子本身就缺乏足夠的自制力,戰勝不了自己,沒有恒心堅持下來。但是只要細心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實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心理,進行有針對性的督促與鼓勵,其數學成績和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提高就會非常明顯。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以好奇心激發他們勇于探索,在數學教學中發現更多的游戲樂趣。在反復的游戲活動中加強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讓每一位小學生的數學能力都能通過有趣多樣的游戲活動得到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科學掌握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因為游戲化數學教學活動的改革,不僅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于老師來說也是一個探索與提高的過程。教學活動中主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數學能力的提高,在游戲活動材料的提供及活動的組織上能尊重小學生的心理,既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引導其按興趣和能力隨意愿自由選擇游戲活動材料,使每個學生的數學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和提高。
三、在實踐操作與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游戲化數學教學活動不僅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更是小學生獲得知識、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在嘗試數學知識與游戲結合的實踐操作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是起著關鍵作用,它既是教師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提升學習經驗和感悟能力的過程,更是孩子們相互啟迪,進行比、學、趕、超的助推力,有利于孩子們共同分享經驗和體驗成功的樂趣。在數學教學與游戲活動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多次的操作、交流的機會,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感知的機會。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以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又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經驗,分析游戲與數學結合的特征,幫助孩子們正確了解游戲活動中蘊藏的豐富數學知識,使幼兒對數學作業的興趣有了進一步提高。在游戲化教學活動中,教師給孩子提供了有趣而豐富的數字化游戲材料,讓孩子們自己參與,在自己動手、動腦探索的實踐過程中,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使學生在參與游戲材料的重新組織過程中積極思考數學問題,培養探索和創新精神,使數學知識在游戲化數學教學活動中得到有效鞏固,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孩子們與同伴加強交流,在探索與操作過程中夯實數學知識,在對各種游戲活動的實踐操作中,充分提高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高教學實效。
結語
把數學教學工作融于游戲活動中,在游戲化的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游戲活動中提高其素質,豐富其知識,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小學教師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和極大的愛心和熱情,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不要讓枯燥的數學概念剝奪了學生的童趣和快樂。喜歡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要以結合游戲因素,建構適合小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營造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