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 作為對教育起重要影響的三個方面:家庭、社會、學校應從小注意對幼兒進行交往能力培養。為了讓幼兒感受集體生活中與同伴交往的樂趣,教師可以定期讓幼兒帶上心愛的玩具或喜歡吃的食物到幼兒園與同伴一起分享。活動中教師通過仔細觀察幼兒的表現,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
關鍵詞: 角色游戲 分享活動 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的需要,是社會對人的要求,通過交往,人們能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協調彼此之間的關系,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幼兒時期的交往對幼兒成長極為重要,能促進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未來社會需要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獨生子女在家能說會道,到了外面卻膽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顯較弱。作為對教育起重要影響的三個方面:家庭、社會、學校應從小就注意對幼兒進行交往能力培養。當幼兒從家庭走向幼兒園便開始過上集體生活,便具備培養幼兒良好人際交往能力的條件。
一、給幼兒創造交往環境和機會
幼兒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環境和更多交往實踐中得到鍛煉,剛入園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往往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的心理,表現為孤僻、膽小、不合群。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為孩子提供交往環境和機會,以消除孩子的不安心理,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這時老師可以請大年齡班的幼兒到班里為小朋友表演節目、講故事、交朋友,跟他們做游戲,在和哥哥姐姐的交往中慢慢使幼兒消除孤獨、害怕的情緒,使他們感受到友愛、歡樂,同時學會交往。這樣,使大年齡班的幼兒懂得交往中必須有責任心、互助心。
二、開展分享活動,教給幼兒交往方法
家庭中,孩子一般只與家人交往,進入幼兒園后,幼兒活動范圍從家庭擴大到學校,交往范圍明顯擴大,他們要學會與同伴交往,分享合作。為了讓幼兒感受集體生活中與同伴交往的樂趣,教師可以定期讓幼兒帶上心愛的玩具或喜歡吃的食物到幼兒園與同伴一起分享。活動中教師通過仔細觀察幼兒的表現,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活動后,讓幼兒講述自己的交往過程,和誰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東西給誰吃了?為什么?等等,讓幼兒交流各自交往方法,體驗交往的樂趣。
三、舉辦節日活動,增加幼兒交往機會
愉快的交往經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會引發更強的交往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節日活動為幼兒創造了愉快的交往機會,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活動之一。我們曾充分利用“六一”兒童節,因為這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這一天是屬于他們的。為了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我們把傳統表演節目改為開展一些趣味游戲活動,讓大班、中班和小班所有小朋友一起參加到游戲中,他們都是主角,教師當配角。這一天不同年齡班的幼兒在一起活動,無拘無束的他們感到特別有趣,無形中孩子們既擴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圍,同時又享受到了節日的快樂,并體驗到了交往的樂趣及同伴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的快樂,從而發展交往能力。
四、開展角色游戲,提高幼兒交往能力
角色游戲是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意愿,模仿成人勞動和交往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幼兒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養自己,承擔社會角色和遵守社會角色規范的一種自我教育活動。在我園組織開展的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角色游戲表現出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主動性、角色意識和對角色規范的認同感。女的小朋友體現得比較細膩,她們生動地表現出“售貨員”的堅守崗位、熱情待客;表現出我園“教師”的嚴于律己、熱情關懷;男的小朋友比較爭強好勝,很有正義感,喜歡扮演警察指揮交通、抓小偷;扮演建筑師建設高樓大廈;扮演工程師設計汽車、飛機……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表現出來的角色行為是幼兒對社會角色規范的認同,通過角色模仿,不但強化他們的交往意識和角色規范,并且自覺不自覺地遷移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中。游戲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多交往,讓他們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導他們友好相處,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五、善于發現優點,創造與集體交往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優點,《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非常注意捕捉幼兒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特長,揚長避短,從而樹立自信心,為幼兒交往創造良好的心理基礎。我班有一個從外地轉來的男孩,名叫委委,不愛說話,課間喜歡一個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愿與老師交流,而且脾氣很倔強,問他什么都不應。為了讓他融入集體中,我們想盡了辦法。最后我通過家訪,從孩子媽媽那里得知,孩子在老家讀書時,挨過老師的打,由此孩子對老師產生畏懼心理,逐漸導致今天這種性格。了解到原因后,我對他特別關注,有一次,委委主動撿起掉在地上的紙屑,我看到后及時在集體面前表揚了他,只見委委露出了笑容,這是第一次看到他笑得這么燦爛。之后我又為他創造了與小朋友交流的機會,并且多鼓勵、多表揚,上課時多讓他回答問題,對他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在他遇到難題時,我微笑著走過去,摸摸他的小腦袋鼓勵他,逐步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在隨后日子里,他慢慢接受了我,能主動與我交談,其他小朋友找他一起玩時,他也能和他們玩得很高興。
六、成人的榜樣作用
教師在幼兒心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一言一行都成為幼兒表率,幼兒的模仿性特強。因此,教師們之間應建立真誠、友好、平等、互助等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幼兒在觀看、模仿成人交往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幼兒成長起很大作用。家長除在外認真工作,團結同事外,還應與鄰里和睦相處。首先要調節好家庭氣氛,婆媳互敬互愛,才會形成孩子“與人為善”的交往思想,從而指導他們的行動。
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其一生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的,只有成人利用各種不同手段,堅持不懈地對幼兒進行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才會不斷增強。愿天下父母、教師們都能重視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使孩子們成為21世紀的寵兒。
參考文獻:
[1]閔雅.正確處理幼兒矛盾,提高幼兒交往能力[J].考試周刊,2013(35).
[2]楊雪梅.開展混齡拓展游戲,培養幼兒交往能力[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