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 要: 英語課程標準對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作了明確要求,教師應通過英語教學實踐,指導和培養學生進行有效閱讀,逐步實現這一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閱讀能力 培養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而且要培養技能。著名學者柯魯克先生主張把英語的大量閱讀當做英語教學的主要手段,這也符合《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之為師,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領悟之源光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應避免“滿堂灌”,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對英語閱讀的技能做相應的指導。教學中,我著重從以下方面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
1.通過閱讀過程本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起始階段,必須適當選擇閱讀材料。首先,閱讀材料要與學生的語言知識相吻合。在選擇材料時,首要考慮的應是學生憑現有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能否讀懂。當學生讀懂了一段英語文字,“跳一跳,摘到果子”,就會真切地感受到英語正在成為一種為己所用的工具,激起進一步閱讀的興趣。
2.閱讀材料應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吻合。學生的理解水平和他們的原有認知能力緊密相關。選擇的閱讀材料與他們已有的認知能力相吻合,他們就會發現閱讀的內容既能接受又能從中學到新的東西,在閱讀過程中和材料內容產生共鳴,從而躍躍欲試,渴求閱讀。
3.閱讀材料要和學生的個體愛好相吻合。學生的閱讀內容各有側重,有人喜歡名人傳記,有人喜歡天文地理,有人喜歡體育運動。在閱讀的起始階段,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選擇材料時,要充分考慮,投其所好。只有感興趣的內容才能吸引學生克服困難閱讀下去,并在閱讀過程中產生興趣。
4.指點學生閱讀時抓住文中重點段、段中主題句和句中的關鍵詞。教給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句意義的辦法,閱讀中難免碰上生詞,讓學生碰到生詞不驚慌,因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通過一定線索或可根據構詞法、同義詞、反義詞、等同關系、因果關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詞義。
二、指點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選好材料
教師一方面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泛讀、略讀、跳讀、細讀),另一方面在擴大學生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著重提高閱讀效率,反復訓練理解技巧。第一步要弄清所給材料“寫的什么”,把握其基本內容。第二步要理清文章段落層次,摸準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何理解和闡述支持中心思想的事實和細節,如何從字里行間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如何進行梳理歸納,如何進行邏輯推斷,如何理解人物性格,如何辨認圖形。學生只有熟悉這種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辨析,才能真正提高閱讀率。
許多學生之所以不愿意閱讀,缺乏閱讀興趣,主要是因為所選文章詞匯量大、生詞多,影響閱讀速度,學生不感興趣,結果就堅持不下去。教師應根據所學詞匯,選讀一些英美文學作品的簡單本或其他一些簡易讀物。由于學生各自的興趣愛好不同,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應分別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能很快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水平。
三、精選材料、廣泛閱讀,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適度
近年來,高考試題閱讀部分除了逐步加大難度之外,在能力的考點上更注重實際掌握英文的能力,從趣味性故事到計算機信息產業、基因工程、網絡教育、社科類和科普文章等無所不有,因此我們要精選材料,廣泛閱讀。所謂精選,首先要考慮材料的難度,一般情況下,閱讀材料應略淺于所學的課文內容,生詞量不要太多,如果生詞太多、內容太深,讀起來困難重重,索然無味,學生就會望文興嘆,這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其次要做到四新,即內容新,不落俗套;題材新,廣含天文地理、政治經濟、風土人情、人物傳奇、新聞報道、旅游雜記、科普知識等無數不包;體裁新,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面面俱到;問題新,對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領域,要構思新穎,設疑巧妙,以求開發學生學習語言的潛在能力。這樣不僅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寬,而且使學生閱讀范疇讀物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廣泛閱讀能鞏固已學的詞匯、語法知識,能接觸更多的語言信息,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四、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
閱讀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強調速度和準確性。所以,那種手指、出聲、逐詞逐句閱讀文章的習慣不僅影響了閱讀速度,還影響了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教師應根據教學安排,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略讀、查讀和細讀,以及識別關鍵詞、確定主題句、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測詞義等閱讀技能,理解文章主旨大意,迅速在文中找出答案。指導學生閱讀,教師可采用限時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速度和準確性等閱讀能力,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文章的主題句、關鍵詞,推出大意或要點,解答有關的閱讀題目。教師還可以指導、訓練學生根據上下文或構詞法猜測生詞詞義的能力,通過閱讀推測作者意圖和思想傾向從而判斷是非的能力。
總之,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閱讀技能的掌握,一些學生養成了許多不良的閱讀習慣,導致閱讀能力差。閱讀是一個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非一日之功。教師要正確地運用閱讀策略,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努力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