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明 孫斌
摘 要: 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科學利用教學評價、靈活選擇體育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等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打造高效體育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體育教學 教學方法 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事半功倍,作為體育教師們談論的重點話題,提高體育課堂效率是廣大體育教師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們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合理地制定教學方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靈活選擇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努力打造高效體育課堂。
一、制定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體育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出發,制定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良好的教學目標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恰當的目標則會嚴重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如果教師們制定太高的教學目標的話,學生會很難完成任務,導致壓力增大,喪失學習的信心。如果制定過低的目標的話,學生不經努力便可以實現,從而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并提高學習質量。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為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場地,課堂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只有建立互信、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發自內心地愛護和關心自己的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挖掘學生的優點,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只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體育教學氣氛。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能夠消除學生的焦慮、壓抑、緊張,有助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體育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靈活運用體育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及時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學生之間的差異及體育教學的內容,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將各種練習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效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1.將游戲教學和比賽教學應用到體育教學中。
利用比賽達到體育教學中練習的目的,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重要方法。小組與小組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質量比、快比、高比等,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斗志,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相互競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
將游戲應用到體育教學中,能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調節學生存在的不良情緒、打破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感受到學習體育的快樂,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熱愛健身、熱愛鍛煉的意識,有利于順利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2.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體育教學中。
只有將傳統教學方式和多媒體技術恰當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優化體育教學。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動聽的音樂和豐富的圖片貫穿體育教學中,再搭配上體育教師們細致的講解便可以為學生營造創新的體育學習氣氛,引起學生對體育課堂的熱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采用分組教學法。
為了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教學。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針對一些學生難以掌握、具有較大難度的動作,可以利用分層法實施教學,把學習能力相當的學生分到一組,進行動作的練習。比如,在教授學生跨欄時,可以將學習能力好、身體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組進行提高訓練。針對身體比較柔弱、膽子比較小的學生,可以降低動作的難度,用柔軟的橡皮筋代替強硬的欄桿進行訓練,避免碰撞。
對于一些動作比較簡單的運動項目,教師可以將基礎比較差和基礎扎實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組,這樣學生之間可以互幫互助,通過彼此之間的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4.互換師生之間的角色,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在體育教學當中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學習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在體育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當老師進行準備活動。每節體育課之前,學生可以自己編排、設計教學內容,教師在旁邊進行教學指導;在課間,學生可以體驗當老師,和其他學生一起做伴進行動作練習。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實踐,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并且加深學生對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印象。
5.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進行自主探究。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健康積極的教育思想,不但要教會學生相關的體育技能和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健康科學的健身方法,從而獲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留出自主探究、自主練習的空間,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為了提高體育課堂效率,體育教師要不斷地進行總結、積累經驗,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體育學習,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朱海紅.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02).
[2]周麗寰.高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23).
[3]崔艷艷.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