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 要: 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教育觀念和思想,又是一種教育模式。素質教育要研究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用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辦法因材施教。在數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素質教育,不但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素質。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實施素質教育對小學數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數學教學 素質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科學文化教育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在數學教學中許多數學知識是非常生動的,它們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具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以下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所采取的幾種形式。
一、充分發揮數學的教育作用,利用現行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初步形成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針對這一點,我在數學教學中采取了以下三種途徑。
(一)合理引導,利用教學中的例題、練習、數據等德育的好材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設計練習要有針對性。比如,教三年級的時候,我發現有一些同學上課時不認真聽講,別人做練習的時候他把時間都浪費在玩格尺、玩橡皮上了。所以在教學《時分秒》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一分鐘時間你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同學們有的說一分鐘可以做二十道口算題,有的說一分鐘可以整理好被子,還有的說一分鐘可以跳100下跳繩,等等。通過討論匯報,同學們發現一分鐘時間居然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真正感悟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并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數學教材中,部分教材具有明確的思想教育目的,屬于顯性德育教材,必須用好用透。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其中的德育因素,結合知識的傳授,聯系實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在教學比例的意義這一節課,我出示四個情境圖:天安門廣場升旗圖,教室墻面上五星紅旗,校園升旗圖和為奧運加油時使用的小型五星紅旗。學生通過觀察和計算,得出不同場合所使用的五星紅旗雖然大小不同,但長和寬的比都是三比二,進而推導出比例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五星紅旗”這一中心詞,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五星紅旗,進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設計練習的教育性要與數學知識的特點緊密結合。練習的教育性不能與知識特點脫節,要準確把握好德育滲透的可行性,提高學生接受程度。比如,在教學《節約用水》這一節時,我提前給孩子們布置了這樣一份作業:“以小組為單位測量一個水龍頭在一定時間內的滴水量。”學生通過測量、收集、繪制統計表和計算結果,談了自己的感受:“通過自己的實踐結果發現,一個小小的水龍頭一天就會浪費這么多的淡水資源。那么從今天開始,我們應該更注意淡水資源的使用,從自己做起,節約使用每一滴水。”這節課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迫切性,增強了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
3.設計練習必須對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進行強化。在數學教學中要對學生滲透辯證思維教育,加強對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教學整數除以分數應用題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張叔叔2/5小時加工了36個零件,照這樣計算,張叔叔1小時可以加工多少個零件?”當學生掌握了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三種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再推導出計算方法后,我讓學生就這道題自主探究,尋求不同的解題策略,并鼓勵他們:看誰用的方法最好?學生經過一番探求,得出以下幾種解法:(1)36÷0.4;(2)36÷2×5;(3)36×5÷2;(4)36×1÷2/5;(5)設王叔叔每小時加工x個零件,列方程2/5x=36。教學中我充分地創造條件,使學生產生辯證思維的欲望,并適時加以指導,同時建立相應有效的激勵機制,這樣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二)在數學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利用各種數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措施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如,在學習面積計算時,我布置了這樣一道題:“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對自己家的住房進行簡單的占地面積測量。”學生通過測量、整理數據、計算的學習過程,提高了動手操作的能力,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和智力因素,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教育。
在數學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采取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如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時,我出示了多種形式的練習題,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教學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方法時,我添加了這樣一部分內容:“不規則圖形的周長該怎樣測量呢?”學生對一些不規則的圖形和物品的周長的計算方法進行研究,發現量比較特殊圖形的周長,可以借助繩子測量。學生多角度、多方面考慮,充分利用工具解決問題,進而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如,我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利用實驗法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尋找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存在的關系。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圓錐體積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培養了學生樂于學習、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適應環境、不斷學習和生活的必要條件,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經常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設置懸念情境。如,在教學可能性這一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抽簽表演游戲,在一個紙箱中放入十個紙簽,其中六個寫著唱歌,兩個寫著跳舞,一個寫著朗誦詩詞,還有一個寫著模仿喜歡的小動物。同學們在玩的過程中獲取了新知識:正因為寫著唱歌的紙簽比較多,所以抽到的可能性就大。
總之,數學教育只有滲透心理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才能發揮其綜合效應,使學生能力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統一起來,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使每個學生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