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禮
摘 要: 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當前物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環節,多媒體以其形象直觀、聲形兼備、表現形式多樣化等優勢,極大增強教學直觀性和趣味性,從而化解教學難點,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關鍵詞: 信息技術 物理教學 作用
在物理教學中,許多概念、物理過程、物理規律過于抽象,令人難以理解。如何化抽象為直觀,變不可見為可見,是降低物理學習難度、克服學生畏難情緒的關鍵所在。筆者在實踐中發現,多媒體以其形象直觀、聲形兼備、表現形式多樣化等優勢,極大地增強教學直觀性和趣味性,從而化解教學難點,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的整合已成為當前物理教學新課改的亮點,它的發展無疑將為新課改中物理教學新理念的實現提供有力幫助。
一、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鮮活
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的效果,彌補了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造成的知識理解有困難的缺陷。生活中缺少的感性材料,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力量,把“遠”的拉“近”,把“生”的變“熟”,把“世界”搬上屏幕,這就是現在的課堂,這就是學生多彩的學習內容。如:在《萬有引力與航天》的教學中,觀看視頻資源《神舟六號的發射與回收》,讓學生真實感受實景,體驗物理走向生活。使學生的學習充滿樂趣,讓學生獲得啟發、受到熏陶,知識因此變得更美麗。
二、信息技術促使教學觀念、教學手段的更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獲取方式已不是單一的學校課堂這一渠道,而信息技術提供給物理的恰好是物理課程資源。正是基于這一現實,在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整合中,教師必須樹立新的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方式應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讓所教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聯系;幫助、激勵學生完成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營造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些觀念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教師的教學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和出發點的。在這些觀念下的物理教學,更多的是師生互動的教學。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無縫溝通”,對學生共性的問題,用實景及時切換到屏幕上,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如:學生難以理解的《彈力》,以往教師只能靠講述,現在可以通過媒體展示真實的實驗情景,化抽象為直觀,降低學習難度。
在知識的鞏固和運用環節,教師可以用知識的多種變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分析,更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有關變式題目,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轉化為學生之間的互動。
三、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從封閉走向開放
信息技術為實現新的課程目標提供了認知工具,它與課程的整合將是課程內容革新的一個有利促進因素,能有效克服傳統物理教學內容缺乏鮮活時代氣息、脫離現實生活的弊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可以很容易地獲得豐富的、多樣化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踐,因勢利導地幫助和指導學生了解從何處獲取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與課程相關的資源。這樣,教學內容更具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納米技術、磁懸浮列車、超導體等新科技隨時可能進入學生的視野;同時,這要求教師不斷拓展知識面,更好地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例如:結合“神舟六號發射”,讓學生進行“網上沖浪”,就能使學生獲得神舟號的種類、返回艙、空間站、全球定位系統(GPS)等大量信息。在這一全新的教學環境中,知識內容呈現開放性,不惟“綱”,不惟“本”,不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學生能選擇不同內容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形成個體獨特的知識體系。
四、信息技術有助于物理情境的創設
物理課程的概念、規律都有一個形成、發展的過程,但其反映在書本上僅僅是抽象的結論。這對于學生來說,學起來、理解起來很困難?,F代物理教學倡導在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概念、規律形成的過程中學習。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親歷”概念、規律的形成過程,掌握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獲得難忘的體驗。如:一教師在教學《密度的應用》時,通過課件投影一農民因貪便宜,把一塊鍍金的廢鐵花重金買回家中而上當受騙的新聞引入課題,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物理情境,然后要求學生圍繞情景展開討論。這樣既教會學生發現問題,又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新型物理課程,能很好地創設物理過程情景,不僅有利于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思維聯想,而且有利于學習者對知識的整合和改造,幫助學習者在知識上的同化和順應,使學生“身臨其境”,獲得難忘的體驗。
五、信息技術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集合文字、圖形、音頻、視頻、投影等媒體技術,集光、形、色于一體,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具有吸引力。徹底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形象逼真的屏幕圖像和動畫能將教師用語言和教具演示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形象化的處理,使學生體會到事物的本質。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日俱增。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更集中,教學信息反饋比較積極,增強了學習主動性。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憑空想象、似有非有、難以理解之苦,同時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化被動為主動,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六、信息技術使師生視野得以開闊
計算機網絡教學實現了資源共享,多媒體教育資源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了具有針對性的大量素材,這在以前的傳統教學中都是無法實現和不可想象的。發揮學生主動性,積極實現個性化教學,已有了充分條件。網絡時代就要求我們引導學生融入網絡生活。在網絡上孩子們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獵,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掌握許多終身受益的方法。
總之,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廣泛應用,超越了教育、教學的傳統視野,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廣闊空間。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必將會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拓展課堂教學空間,對中學物理教學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有力提高新課改物理教學實效性。我相信,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將帶來物理教學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