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成果不明顯等問題,探究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需要,有利于教師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優化方法 全面發展
課堂是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平臺,是每一個學生獲取知識的神圣殿堂。新課改背景下,課堂要以學生為主,反對傳統的、機械的、單向的教學模式,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管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但收效甚微。歸根結底,課堂氛圍不融洽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將從多角度探究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
1.營造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周遭環境對他們學習效率的影響較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有利于小學生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平等、民主的氛圍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也有利于讓小學生獨立思考、暢所欲言。在進行一些故事性的課文教學時,還可以給學生播放背景音樂等,讓學生更快融入到課文意境中。
教學《美麗的丹頂鶴》一文時,我收集有關丹頂鶴美麗的圖片,做成PPT并附帶一首抒情的背景音樂,PPT一開始播放,學生的注意力立馬集中,直到PPT播放結束,學生仍沉浸其中。我發現,上這節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通過PPT,學生喜愛上了丹頂鶴,特別愿意了解和丹頂鶴有關的事物。由此可見,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2.培養學生專注思考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小學生容易分神,注意力常常不集中,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從而自主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逐步培養其思考能力。語文是一門較為感性的學科,要學好語文就要求學生具有一顆敏感的心,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感受生活,對周圍的一切都養成留心觀察的好習慣,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情,才能真正將語文學好。
3.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鼓勵創新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應成為每一位教師的共識,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應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認真研究,進而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小孩和大人一樣,都有著強烈的自尊心,這種自尊心在小學生身上表現為極強的榮譽感,在這種榮譽感的激發下,他們在學習上往往表現出極大的進取心。教師應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勢,因人而異地進行引導。另外,教師還應善于利用激勵機制,通過鼓勵、肯定、贊同等方式,使學生獲得榮譽感,進而促使他們更加積極、更加努力地學習。在激勵機制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并且積極參與思考和課堂討論。
我在講解《村居》這篇古詩時,看見有個學生在紙上寫寫畫畫,被問到在干什么時,居然告訴我他在寫詩,而且搖頭晃腦地把詩念出來,學生哄堂大笑。聽完后,我說道:“這位同學的詩很不錯,韻押得很不錯,好好努力,將來一定能當上詩人,但詩人也要好好聽課哦。”在得到我的夸獎后,這位同學對古詩詞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刻苦鉆研,成了同學中的“古詩通”。每個學生都是一顆小小種子,一點肯定和贊揚就能讓它們發芽。
4.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推行素質教育不能以老一套標準評判教學成果。傳統教學模式下,“以分數論英雄”的觀念充斥中、小學課堂。在“唯分數論”的影響下,教師的教育方式逐漸偏離了正規渠道,大搞題海戰術,將學生的創造性磨滅在無邊無際的“題海”之中。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期,他們少時形成的觀念將對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產生深刻影響。因此,“唯分數論”不能出現在小學課堂。要破除“唯分數論”落后觀念,教師就應積極響應新課程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學生的成長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形成綜合性評價體系。
例如在期末測評時,我將學生的測評內容分為創新力、考試成績、出勤率、文明衛生幾大塊。對于考試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我更加關注他們其他方面的測評情況,從而使整體測評更具說服力。對于那些某一方面突出而其他方面尚需改進的學生,我重視其弱項的測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測評中彌補自身不足,實現全面發展。總之,此類測評方式不再“唯分數論”,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還將繼續嘗試其他有益的測評方式。
5.綜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輸,還應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小學生正值學習和提高各方面素質的關鍵期,正所謂“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現代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教學形式發生了質的變革。讓多媒體技術走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將更加頻繁和豐富。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極大地增加課堂有效時間,學生將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創造,教師將有更多機會進行各種教學方法的有益嘗試。另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設計出更加靈活多樣的訓練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新鮮感。在具體施教過程中,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教學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未知領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也是如此。教師在探究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時應堅持多樣性和靈活性。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教師都應堅持從實際出發,從豐富的教學實踐中汲取營養,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陸業高.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素質教育論壇,2009(11).
[2]杜成黨.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五議[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09(3).
[3]朱蕓.讓思維靈動,文采飛揚—巧用教材,仿寫語段[J].閱讀與鑒賞:教研,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