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前淡化及放棄語法教學的呼聲越來越高,作者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分析PRETCO 近十二年的25套真題,得出高職英語語法教學的適當定位:語法要講,把握好度;多講常用,少講生僻;多講規律,加強練習;培養意識,提高能力。
關鍵詞: 高職英語 語法教學 教學定位
一、考試概況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是“以就業為目的、以市場為導向”,培養高級應用性技術型人才。高職英語教學應貫徹“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針,既要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更要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有關日常和涉外業務工作的交際能力[1]。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簡稱為PRETCO)就是為檢測高職高專是否達到所規定的教學要求而設置的考試。考試于1998年和1999年試行,2000年正式推廣。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以2000年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為依據,既測試語言知識,又著重測試語言技能,既測試一般性語言內容,又測試與涉外業務有關的內容,并側重后者,實用性內容約占60%。考慮到我國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入學水平的現狀,《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將教學要求分為A級要求和B級要求,A級為標準級,B級為過渡級。考試方式為筆試和口試,分別進行,筆試自2000年起實施,口試于2005年試點進行。筆試按百分制計分,滿分為100分,60分及60分以上為及格;85分及85分以上為優秀,考試成績合格者發給“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相應級別的合格證書。本科生英語考量標準是大學英語四級,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作為專科生的英語考量標準,也被稱為英語三級。
筆者曾在256名在校生、143名畢業生中進行問卷調查[3]。畢業生中對于是否通過三級考試持完全不在意態度的學生僅占9.79%,在校生的這一比例更低,僅2.34%。46.15%的畢業生表示通過三四級考試對于英語學習有所幫助,在校生中71.48%的學生持相同觀點。這些數據都表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權威性高、導向性強的考試。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都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筆試。筆試分為五個部分:聽力理解、語法結構、閱讀理解、翻譯和寫作。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自2014年起,筆試試題改革調整,調整情況如下:
由上表可知如下幾點變化:第一,加大聽力部分的題量與分值。第二,減少語法部分的題量,但分值維持不變。第三,英譯漢部分,題量不變,總體分值下降。客觀題難度下降,主觀題分值下降。
二、關于語法教學的誤解
因為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自設計之初就強調側重考查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日常和涉外業務工作的交際能力;再加之2014年考題的改革調整,加大聽力部分的分值,降低語法部分的分值,所以目前對于高職英語教學該不該講語法存在一種錯誤理解。一些學生和教師認為講語法已經過時了。在日常和涉外業務工作中聽不懂英語,開口講不了英語,語法講得再多又有什么用?我們應該“談化”語法,甚至“放棄”語法。
那么目前我們“談化”或“放棄”語法是否可取呢?首先,我們看看學生的自評情況。在受訪的256名在校生中,有90名學生表示自己英語最差的是語法,占35.16%,比例最高;選擇“一切都稀爛”的學生有82人,占32.03%;有51名學生表示自己詞匯最差,占19.92%;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只有33名學生表示自己聽說最差,僅占12.89%。由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對于語法采取完全放棄的態度是不太可取的。其次,我們分析學生的高考情況。目前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通不甚理想,在受訪的256名在校生中,高考英語成績及格的有42人,僅占16.41%;50分以下的學生66人,占25.78%;高考英語成績50~90分的有148人,占57.81%。學生高考成績不及格表明大部分學生不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再次,高職英語教學要求貫徹“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針。但是目前學生“夠用的知識”還遠遠不夠,沒有應有的語法知識,寫作提筆就是錯句,英譯漢時根本無法分析句子結構,閱讀遇到長難句也理解不了,談何“實用為主”?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談化”或“放棄”語法是不可取的。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否定或推翻語法教學好比一個本身營養不良的人還天天喊著要減肥一樣,如此發展下去只會越來越不健康。但是如果過多強調語法,“大補特補”,那么一來學生消化吸收不了,二來可能會讓學生吃成一個大胖子,走得累、跑不快。高職英語語法教學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度”從哪里來?歷年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就是我們最好的“風向標”。
三、歷年真題分析
英語語法是一個信息量龐大的知識體系,高職學生必須掌握的英語語法有哪些呢?筆者分析了2002年6月至2014年6月近12年的25套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真題,每套真題語法部分有20小題,10題選擇題,10題填空題。25套真題總計500個語法題。考查內容和考查頻率見下表:
由上表可知,500個語法題主要考核了如下幾個方面的語法知識:非謂語動詞、時態語態、定語從句、虛擬語氣、強調句、倒裝句、比較級最高級、同位語從句、介詞、連詞、代詞、固定詞組、詞形轉換、名詞性從句、主謂一致等。考查頻率由高到低排序為:非謂語動詞、時態語態、詞形轉換、虛擬語氣、固定詞組、連詞、比較級最高級、定語從句、介詞、倒裝句、其他、同位語從句、強調句。
具體來看,非謂語動詞包括動詞不定式、動名詞、分詞三個方面的知識,考查最多,主要考查:非謂語動詞充當句子主句、定語;動名詞作賓語;分詞作定語,現在分詞表主動、動去分詞表被動;加have是為強調非謂語動詞先發生等。時態涉及的面較大,但主要查考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將來完成時等幾種時態,且試題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句中會出現since或by等明顯的標志詞,有時還會將時態和語態放在一起進行考查。詞形轉換主要涉及一些常用的高頻詞,如:thoughtful, surprising, obviously, organizatio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director, disappointment, independence, additional,successful,harmful, payment。常考的后綴涉及:-tion, -ment, -ful, -ly, -al,-er,-or,ence等。虛擬語氣主要考查虛擬條件句和be型虛擬語氣。考查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最高級時,句中會有明顯的標志詞,如:than或more。定語從句主要考查關系代詞、關系副詞的用法。倒裝句主要考查so, only或否定詞置于句首的部分倒裝句。介詞主要考查固定詞組里的介詞搭配,如:in detail, in need of,under control。
四、語法教學定位
結合學生的學情及對近12年來25套真題的分析,筆者認為高職英語語法教學應該定位如下:
首先,語法要講,把握好度。鑒于高職學生語法知識比較薄弱,高職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全盤推翻英語語法教學是不可取的。語法要講,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其次,多講常用,少講生僻。由歷年試卷分析可知,常用的語法知識主要涉及非謂語動詞、時態語態、虛擬語氣、固定詞組、連詞、比較級最高級、定語從句、介詞、倒裝句、同位語從句及強調句。對于這些常用知識,一定要講通講透,其他生僻語法知識可略講或不講。
再次,多講規律,加強練習。筆者曾要求大一學生隨堂獨立完成10題三級考試真題,這10題真題所涉及的考點已經前期在課堂中講過。在84名學生中,有26名學生的正確率還在60%以下,說明學生對于相關語法知識印象不夠深刻,找不到解題規律,還需要加強練習。
最后,培養意識,提高能力。一些學生做客觀題時連蒙帶猜,做主觀題時更是跟著感覺走,行文造句時完全將所學語法知識拋到一邊,這說明學生對于知識的消化及內化還遠遠不夠。在日常授課中,要培養學生在英語的世界里“按章辦事”、“遵紀守法”,將枯燥的語法知識奇妙地轉化為英語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委員會.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綱.www.pretco.com.cn.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基本要求(試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楊雯娟.關于高職英語考核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問卷調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