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存義
摘 要: 新信息技術手段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動新的教育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其中教學方式的創新是關鍵、核心,而教學方式的創新離不開新型教學媒體的支持。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媒體正是在教學改革的熱潮中產生的,它的普及與應用為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動力和支持,彌補了傳統教學媒體的不足,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交互式電子白板 中學課堂教學 教學應用
一般地,課堂由教師、學生、學習內容和教學媒體等要素組成?;A教育中教師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呈現學習內容,向學生傳授知識是通過課堂教學實現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媒體的選擇是重要環節。新課程標準下中學課堂教學要求達到綜合化、最優化和現代化,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已不再適應高效課堂的要求。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盵1]著重強調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0-2020)》,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提升到了深度融合,從“整合”到“融合”的改變,更進一步地體現了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的深刻影響[2]。
當然,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順應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求,同時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媒體的不足,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確實具有一定的實效性。
一、從性能對比來看,交互式電子白板優勢明顯。
傳統的是“黑板+粉筆”教學媒體,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調整書寫內容,具有書寫靈活,教師思路容易跟隨課堂情況而改變,易于教師講解與身體語言的配合發揮,可以靈活對課堂新的內容進行書寫補充等優點;但是,也存在教學內容呈現單一,內容一擦即沒,無法保存、有粉塵污染等缺陷。
現階段城鄉最普及的教學媒體即投影教學系統,利用投影儀可以顯示計算機呈現的教學內容。對課件的自身交互性來講,其預設性較強,可以用多種預設的動畫效果呈現課件內容。但這一教學媒體同樣存在較多缺點,如,在課堂上修改編輯再設計比較麻煩,課堂生成性不好,并且投影系統不可以支持板書,教師無法在離開展示臺的情況下對投影內容進行自由修改與交互,交互性差。
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實現了人與系統直接交互操作。在課堂上隨時展示、調用數字化資源,利用筆或者手就可對電腦進行操作,書寫痕跡也能夠保存下來。利用輔助工具拖動資源庫的內容,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可以將課堂上的講解技能和身體語言很好地融合,交互性強。
二、從具體操作來看,交互式電子白板更加便捷靈活。
交互式電子白板將傳統的黑板、投影、電腦整合成一個整體,解決了黑板功能和投影演示功能難以并存的矛盾,加強了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和課堂教學內容的互動。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從教師到學生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知識建構的互動過程,完全符合新課程改革與高效課堂的要求。
電子白板的應用強化了課堂的生成性。課堂教學不再是簡單的預設過程,教師可以用電子感應筆直接在感應屏板上進行自由書寫或標注,把教師徹底從講臺或者多媒體控制臺上解放出來,讓教師可以更好、更自由地進行課堂教學,并且書寫痕跡可以通過與電子屏板相連的計算機保存下來,供學生課下復習和教師課后反思。
三、電子白板的運用實現了知識的圖文并茂,同時刺激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提高知識傳遞的有效性。
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中利用課件展示工具可以實現PPT+電子白板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同時呈現不同類型的教學資源,有電子字典、地圖、作圖工具、實驗視頻、音頻等。讓學生的視、聽等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在中學理科教學中效果更為顯著。
例如,中學理科教學中的許多結論,教師都要通過創設問題、構造模型或演示實驗得出,而中學生對問題背景、構造模型或演示實驗很感興趣,但是他們的實驗操作技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利用電子白板的學科資料功能可以將教師的操作過程從大屏幕上放映出來,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看到教師實驗操作的步驟和過程,有助于學生從每個細節掌握知識和對新知識進行建構和遷移。
總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強有力地沖擊了傳統教學媒體,它的廣泛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加強了課堂的互動性,也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Z].http://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7256.htm.
[2]何克抗.學習“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