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趨勢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越來越凸顯,但是多年來,如何提高大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一直困擾著大學英語教學。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語境的角度對如何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和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行探討和分析,以期增強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 語境 大學英語 教學作用
一、引言
多年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一直在不斷改革,大學英語教學由過去只重視讀寫到聽說讀寫兼顧,發展到現在“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依靠一定的語言環境為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語言實踐機會。因此,創造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是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首要任務。
二、語境的研究
(一)概念
語境(contxet)是語言學科(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篇章分析、語用學、符號學等)的概念。關于語境,最早被研究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六篇中的“范疇篇”,后來的很多東西方學者們都不同程度地研究過這方面的問題。語境概念最早是由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一般分為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他認為,如果沒有語境,詞就沒有意義。自從他提出這個詞語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關語境的進行了研究,目前語境已經成為語言學,特別是語用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概念。Firth作為倫敦語言學派的核心人物在對馬林諾夫斯基(B.Malinowski)的觀點進行研究之后,提出語境理論。Firth認為在話語與說話的情景之間存在某種必然的聯系。語境(context)指的是使用語言的情景場合,在使用某種語言存在和使用的具體環境。在語言交流過程中,語言交際者通過語用學習或實踐,培養語感,獲得語言知識,形成并發展自己的語言素養。語言使用者用何種語體來交流是由語境支配。隨著語用學研究的發展,語境理論意義、對于使用語言、探索言語規律的實踐意義越來越引起國內外語言學界的重視。
(二)特點與作用
學界對語境的特征和研究方法的研究很多,但并沒有被統一。如陳進描述了語境四個方面的區別性特征:(1)相對封閉性。指語境是一個特殊的“場”,場外人無法理解內話語交際。(2)外延和內涵具有可調整性。語境的外延可調整性指語境范圍可能擴展或縮小。語境內涵可調整性指語境的內容可能轉換,形成新的語境。(3)語境中語碼信息的流動具有嚴格的方向性。它不能偏離即定的流動方向,也不能突破“場”的外延和內涵界線。(4)語用主體的特定性。指特定的語境只適用于特定的語用主體(陳進,1999:31-33)。而陳治安和文旭描述語境的六個特征:(1)確定性,指一旦發生言語交際,語境的內容就已給定;(2)相對性,指語境因素隨著交際的進行不斷發生變化或更替;(3)層次性,指話語的語境是無數的,小語境之上有大語境,大語境中有小語境;(4)傳遞性;(5)對稱性;(6)自返性,指話語就是自身的語境(陳治安,文旭,1997:22-23)。語境的這些特征描述了語境的動態性質,但動態的性質在傳統分類描述中呈現出靜態的特征。
基于語境的這些特點和功能,語境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和影響在于如何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而運用、交際則需要有語音、詞匯、語法方面的語言知識,需要有聽、說、讀、寫、譯方面的語言技能。學習一門外語,由于學生平時缺少真實的語言環境,沒有一定的語境是不行的。要培養和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必須盡可能多地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思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語境的功能和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語境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研究語境正是為了解決在人類生活中如何使用語言的問題。隨著語言學的發展,語境在一些語言教學法,如功能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視聽教學法等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積極影響英語教學,下面談談語境在英語教學與學習中的作用。
(一)語境在詞匯教學中的作用
英語詞匯對語境有很強的依賴性。對詞匯語境我們可以作如下的詮釋,詞匯語境即一個詞或短語在毗鄰單詞、句子或段落中所處的語言環境。利用語境學習詞匯是詞匯學習的主要途徑。首先,一個詞或短語如果脫離具體的語境,便純粹成了一個符號,只有它的概念意義。其次,同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意義,特別是英語中有許多詞一詞多義,其具體意義只能靠語境確定。詞語的使用離不開一定的客觀條件和背景,語言活動總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特定的背景、特定的人之間進行的,對詞語的確切理解和掌握必須考慮這些語言外的語境因素。
(二)語境在閱讀中的作用
在語篇閱讀中,語言形式表示的意義和語境有非常密切的關系。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區別兩種意義:一是句子意義(sentence-meaning),一是話語意義(utterance-meaning)。句子是一個語法范疇的概念,它是語言的語法單位,它的構成要符合一定的語法規則。話語則是語言交際的一種單位,每一段話語都有一定的交際價值。話語的意義是具體的,因為話語的意義是句子意義和語境相結合的產物,話語的意義存在于語境中,在教學中利用語境分析語篇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通過語境理解句子的復雜含義。韓禮德認為,語篇作為語域概念,不是由句子構成,而是由句子體現的,它是一個傳遞文化和社會意義的語義系統,是文化和社會意義在一定語境中的體現。他的這一語境理論對我們的語篇閱讀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語境在翻譯教學中的作用
翻譯是語際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文化交流。對于譯者來說,透徹地理解原文和準確地運用譯入語表達原文都離不開語境。胡壯麟說:“翻譯一般是尋求原文與譯文在意義上的對等。翻譯的對等是建立在語篇上,即翻譯應該尋求兩種語言的語篇在同一整體語境中具有相同的意義和相同的功能。”胡壯麟的翻譯觀體現了語境在翻譯中的制約和解釋作用。如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東風該是催開百花的使者,所以有百花殘而怨東風之感慨。有英譯法為: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Thee 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這種譯法在西方人眼中無疑失去那種淡淡的幽怨之韻。這緣于英國的地理位置,東風在英國人的眼中是凜冽刺骨的寒風,而西風則是和煦、溫暖的。這樣直譯扭曲了中文文化的意境。語言的使用離不開語境,任何話語都是語境的產物。語境的豐富內容決定了語境在英語教學中的特殊作用,無論是詞匯、閱讀理解還是翻譯,沒有對話語產生語境的理解,就不可能解讀它們確切的涵義。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掌握語境中靈活運用語言,確切地把握語言形式的意義及用法。
四、語境理念與大學英語教學有機結合
語言只有在所處的語言環境中才有意義,它不能脫離所處的環境。英語是一門語言,我們必須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習,巧妙地創設英語語境,在學習中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一)強化課堂在發展語境教學模式的作用
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是語境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英語課堂教學是進行語境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通過直觀教學和一些活動等途徑,創設真實語境,結合課本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互動式的語境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新舊知識的結合,預先布置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活動和準備學生可能使用的語言材料,以便利用適當時機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交際活動。
(二)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運用語言提供更多的機會
英語語境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從課內學習向課外提高發展、單學科向多學科滲透,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及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英語歌、朗讀比賽、英語小品等多項課外活動既可提供學生在與伙伴或教師的單向或雙向交流中獲得了挑戰、自信和新的知識,以及自豪感和成就感,又可讓學生通過活動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三)充分利用實踐的真實語境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校外積極利用一切機會進行英語交際。除了安排指定的認識實踐、畢業實踐以外,還應該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寒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對學生知識的需求和學生學習知識的用途和意義,以發現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不足。利用網絡條件指導學生開展學習,由于在虛擬的平臺進行英語語言的交流,雙方不見面就可以避免對話時出錯的尷尬;結交的大量國內外朋友可以獲得大量信息,以及生活和文化方面的額外知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和家庭環境缺少對英語學習者的監督和指導,這就要求英語教師精心設計和引導,關注學生返校后的檢查和評價。
五、結語
語境在英語教學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因為語言形式的意義和用法都與語境有密切聯系,只是望文生義或是斷章取義地講解一些詞語往往會影響學生對文章深刻含義的理解及對作者意圖的全面領會。因此,在現代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重視語境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各種手段為學生創造各種適宜的語言環境,讓學生真正具備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我們也要盡到引導和監督的職責,啟發、鼓勵學生開發切實適應他們自身的學習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書育人。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R.Hasan.Language,Context,andText[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89.
[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朱焱皊.議語境與英語教學[J].繼續教育研究,2008.
[4]劉永志.語境理論和大學英語教學[J].川東學刊(高教研究專號),1994(4).
[5]何兆熊.語用、意義和語境[A].中國語用學研究論文精選[C].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6]譚慧明,吳艷萍.語境與英語教學[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
[7]曾緒.淺論語境理論[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8]陳進.試論語境的四大區別性特征[J].山東外語教學,1999(4):30-33.
[9]陳治安,文旭.試論語境的特征與功能[J].外國語,19997(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