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戲曲種類都有臉譜。通過臉譜可以開宗明義地告訴欣賞者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倫理特征。臉譜使得舞臺上的人物形象清楚明白,欣賞者一目了然。如何讓臉譜藝術與美術課堂完美結合是教師著力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臉譜;傳統文化;美術課堂;情緒;情感
臉譜是指戲曲演員臉上的化妝圖案,臉譜運用不同的色彩和線條構成各種圖案,象征劇中人物的性格和忠、奸、善、惡等各種特質。臉譜還是一種獨立的藝術。長久以來,臉譜一直備受青睞。在小學美術課中教授臉譜藝術,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色彩的運用有很重要的意義,如何讓臉譜藝術與美術課堂完美結合起來?以下是我在上《昆曲臉譜》這課時的一些感想與體會。
一、研讀教材,打造基礎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和獨立理解能力,同時,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對新鮮事物和未知領域比較感興趣。臉譜藝術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知識,能夠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我正是以此為契機展開美術教學的。
文化學習的積累是美術創作的基礎。我首先讓學生參與到體驗和認識美術文化內涵的學習中去,著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我引導學生從教材中提煉出精華,以便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有個質的上升,并且與美術學科相融合,體現其美學價值,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激發出來,然后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對臉譜的五官、表情、圖案、色彩進行聯想,讓臉譜設計變得生動有趣。而在涂色工具的選擇上,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設計需要進行運用。
二、激發創作欲望
1.以播放視頻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好奇心
《游園驚夢》是經典的昆曲曲目,在授課前播放能夠恰到好處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接下來的講課作鋪墊。有學者指出:學習者的學習成果1%來自味覺,1.5%來自觸覺,3.5%來自嗅覺,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最好的教學手段是視聽結合,用影像和聲音來呈現教學內容,從而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2.游戲教學激情導趣
游戲是課堂活動的首選,當孩子聽昆曲的時候,仿佛穿越到遠古時代。我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將自己置身其中,使學生有更深切的體會,讓學生總結圖案、色彩與性格的關系,再由學生嘴里說出來,更有利于他們的理解記憶,也有利于學生貼切地設計角色。游戲互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方式既能充分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一步了解昆曲臉譜的傳統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并在其間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游戲法不僅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臉譜傳統藝術文化,又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學習特點。
3.引導學生去觀察、去聯想
小學生的年齡和生活經驗積累是有限的,由此導致他們的想象力也受到限制。因此,要想豐富孩子們的繪畫內容,就要教會他們儲備有用的信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在課堂上,我盡量讓學生有接觸各類作品的機會,使學生從各方面了解臉譜藝術,掌握要點,深刻體會,從而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創作的時候才會運用自如,才會有優秀的作品出現。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臉譜應該有的特征和創作要點,把常識性的東西給學生展現出來:關羽重義氣,忠于劉備,畫紅臉;張飛勇猛,畫黑臉;董卓奸詐,畫粉臉。臉譜圖案可以表示人物特性,如周倉額上畫蝦,表示他能識水性;鐘馗額上繪蝙蝠,說他像蝙蝠一樣,晝伏夜出,捉鬼除害,為人造福;趙公明是財神,額上畫元寶。學生對這些相關知識更是興趣大增,從而豐富了他們的內心世界。
在示范教學的時候,我努力引導學生進行創意聯想,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最終目標是積累臉譜知識,讓學生明白傳統臉譜特征、色彩及結構關系,如何把傳統與創意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技法的講授,還應關注學生學習情緒和情感體驗。因為當客觀事物或情境符合主題的需要時,就能引起積極的、肯定的情緒和情感。
4.做好課堂評價
課堂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可以自評,說自己的創意構想,也可以相互欣賞與評價,大膽地評論別人的作品,學習彼此的優點。教師做最后的點評,將傳統臉譜與學生的創意作品進行比較對照,找出學生創作亮點,適時提出其中的不足,并且給出關鍵性指導。評價是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的體會,更能體會臉譜藝術的魅力,讓臉譜藝術在孩子們心中開花結果。向學生傳授優秀的傳統藝術,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激發孩子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情。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個人體會,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孫傳云.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林區教學,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