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茂洋


【摘要】加強農村支付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結算環境,是提升金融服務“三農”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在云南省“一創兩建”工作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選取邊遠少數民族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為例,對農村支付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邊遠少數民族縣 農村支付體系 問題與建議
一、元江縣農村支付體系建設現狀
元江縣地處元江中上游,總面積2858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2766.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6.8%。2014年末全縣總人口21.9萬,少數民族占80.4%;農業人口17.9萬,占全縣總人口的81.7%,2/3以上的人口在山區農村。從行政區域看,全縣除縣城外,位于農村的村委會共有49個,而49個村委會中僅有金融服務網點15個,其中農行1個、信用社11個,郵儲銀行3個,平均每3.3個村委會僅有一個服務網點。
自2011年云南省實施“一創兩建”工程以來,元江縣以推廣農副產品收購資金電子化,加強惠農支付服務點POS終端建設為契機,大力改善農村支付環境,山區農民足不出村就能辦理刷卡消費、電話繳費、小額取現和轉賬、銀行卡和支付話費查詢等業務,真正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全縣甘蔗、烤煙和蘆薈等農副產品收購基本實現電子結算,惠農支付服務點已達55個,擬在元江財富廣場建設一條刷卡無障礙示范街,全縣金融服務手段明顯改善,支付結算功能明顯增強,但在實際運行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關注。
二、元江縣農村支付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現金交易觀念比較重
一是元江縣為經濟欠發達邊遠少數民族縣,人口分布較為分散,部分人群聚居在偏遠的山區,思想觀念較為落后,傳統的現金交易觀念已經根深蒂固,老百姓覺得現金結算看得見、摸得著,而且現金結算不收取任何費用,成本低,使用方便,長期的現金交易讓他們不愿接受非現金支付結算這類新鮮事物。二是銀行卡詐騙案件讓老百姓產生畏懼心理,因對非現金支付結算了解不深入,在當前針對銀行卡的犯罪日益增多,這對剛剛認識非現金支付結算工具使用的老百姓用卡信心形成了不良影響,對銀行卡缺乏安全感,寧愿用傳統的方式辦理經濟交易業務。
(二)收費項目較多,用卡費率有待細化
一是從惠農支付點使用情況看,農戶使用銀行卡從年費到辦理消費、取款、查詢、繳費和轉賬等各種業務的手續費,每一項都是使用成本,影響了其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折換卡”后有些銀行卡就開始沉淀。二是從商戶看,POS機使用成本偏高,POS機的使用是建立在各家商業銀行收取一定手續費的基礎上,如針對小型餐飲和服裝零售行業,現行建設銀行單筆的適用費率為0.78%,玉溪市商業銀行單筆費率為0.765%。POS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家的成本,壓縮了獲利空間,使得商家更偏向使用現金結算。
(三)業務系統存在連接不暢的問題
按照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實施方案,業務系統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能24小時滿足農戶隨時取款轉賬等服務需要,但是從實際運作情況看,當POS機、通信信號都正常的狀態下,依然存在無法連接系統的問題,如存在客戶取款轉賬出現數據接受失敗,單子未能打出,業務辦理不成功的現象,造成客戶對商戶產生懷疑,商戶本身也感到困惑,影響了用卡的積極性。
(四)部分商戶操作POS機不夠熟練
邊遠山區惠農支付服務點商戶文化程度整體不是很高,甚至縣城部分商鋪經營者的金融素質也不高,有些店鋪的刷卡人員不知如何操作POS機,有些能操作成功,但操作并不規范,這無形之中增加了客戶對資金安全的顧慮,進而影響到銀行卡的推廣使用。
(五)交易金額大多為小額且零散
元江縣轄區商鋪大多規模不大,經營范圍主要為零售雜貨鋪、小型餐飲和零散服裝銷售,單筆交易金額較小,但筆數較多,數量繁多的顧客和商戶對這些小額零散的交易均更愿意采用現金結算。
三、進一步健全農村支付體系的相關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推動老百姓養成用卡習慣
基層人民銀行及金融機構應制定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宣傳方案,切實抓好組織實施。以推廣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為契機,加大對農村地區使用銀行卡的宣傳力度,推動農村地區銀行卡用卡習慣。采用廣播、電視、報紙、橫幅標語等傳統方式外,結合本地特色,開展一系列形式豐富的宣傳活動,力求做到家喻戶曉,讓民眾認識到刷卡消費的便利,逐步提高民眾對刷卡消費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同時,大力改善農村地區銀行卡受理環境,不斷引導農戶使用銀行卡辦理金融業務的習慣,使農民正確認識和使用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另外,充分發揮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網點深入農村、貼近農民的特點,增強其綜合服務功能,推進服務點建設與農村人民幣反假、征信宣傳以及相關金融知識宣傳普及相結合,做到“多點合一”,將服務點辦成金融知識下鄉宣傳點。
(二)降低或實行差別化手續費率,提高商戶的積極性
為鼓勵老百姓用卡和提高商戶安裝使用POS機的積極性,建議銀聯公司及相關機構調整優化用卡收費標準,實行差別化刷卡手續費率,對于經濟欠發達的縣域,可適當降低手續費率,對作為低收入的農民來說,應提供具有城鄉差別、適應農村金融市場的收費標準,為廣大農民提供更為低廉的金融服務,真正體現“惠農”的宗旨。
(三)暢通信息,共享資源
人民銀行、銀聯公司和收單機構要進一步加強信息溝通與反饋,信息、數據資源共享,相互協作處理問題。人民銀行要督促收單機構定期進行回訪,并針對回訪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及建議及時解決,加以整改。銀聯公司針對所出現的問題完善硬件及業務系統,針對功能設置存在的缺陷及時做業務補丁,解決相關技術問題,消除商戶的顧慮。
(四)收單機構應加強對商家的培訓,提高POS機操作能力
收單機構要在商戶的“管理”和“服務”上下功夫,要定期對惠農支付服務點進行回訪,不定期深入POS機設置商鋪巡查運行情況,加強對商戶在操作技能、資金結算、政策優惠等方面的指導與管理,提高銀行卡業務的質量,保證銀行卡業務的健康發展。
(五)人民銀行要督促收單機構加強業務宣傳,進一步推進“幾折合一卡”工作力度,提高農村地區銀行卡的普及率,全面鞏固、提高農村支付體系的功能效益
參考文獻
[1]《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志2014》.
[2]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周振海行長關于“一創兩建”系列講話.
[3]人民銀行成都分行李鈾副行長關于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系列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