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清然 艾歆
摘 要:衡陽技師學院模具系學生生源近幾年出現明顯下滑,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專業設置、師資配備、招生就業、教學及學生管理等。正確分析現狀并改革發展思路,是模具專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模具;專業;就業;招生;教學與學生管理
1 模具專業基本情況
1、目前專業開設情況:
我院模具專業成立于2007年,當年涵蓋專業有模具設計與制造、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行車、焊接、機電一體化、汽車維修等6個專業,后來因為定向班就業形勢不好、專業整合、專業分流等因素,只剩下“模具設計與制造”一個專業。專業過于單一,是限制系部發展的根本原因!雖然后來把專業改為“模具設計”、“模具制造”、“裝配鉗工”、“鈑金加工”等,但從整體上看,基本上沒有跳出“模具制造”定勢思維框架。
2、改革與發展思路:
做好市場調研,開設新的適合市場需要的新專業,如“工業設計3D打印技術”專業、“工程建筑”專業、“機械制造與控制”專業、“軌道交通”專業、“水電安裝”專業等。
2 師資隊伍
1、當前基本情況:
2012年9月汽車工程系成立時,從模具系分流出了20多個專業教師和管理人員,目前模具系總人數28人,其中管理人員共9人(領導2人、干事6人(5人兼任班主任)、實驗室管理員1 人),專業教師19人,人數為全院之最少,對模具專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2、改革與發展思路:
配合新專業發展的需要,一是從高校引進模具專業本科生以補充系部師資隊伍的新鮮血液和活力,二是從企業引進年齡適當、專業技術過硬的技術人員充實師資隊伍,三是適當增加教師數量使模具系教師隊伍保持在35至40人之間為合理狀態,否則生源再多沒有專業老師也是無能為力。
3 學生就業
1、現狀:
模具系近幾年一次性就業率基本上名列學院前三名,全部由就業處推薦。我系學生一般就業于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聯重科、南車集團、富士康集團、深圳鴻準模具、深圳愛普生、東莞新科、衡陽特變電工等機械制造行業的機械加工崗位,還有部分學生及家長要求自己找工作。
2、學生就業瓶頸:
1)模具工作環境苦且要求高:部分從事模具及相關崗位的學生由于吃不得苦加上知識儲備不夠等無法適應模具崗位導致最終改行,有的數控知識學得好的學生改行從事模具數控加工,從此產生了學習模具難找工作,工作起來苦的思想,從而口口相傳導致后面的學生不愿學習。
2)學院或系部深度合作的模具企業太少,就業崗位有限,使學生對口就業和就業穩定率受影響。
2、改革發展思路:
1)尋求專業對口的大中型模具企業進行深度校企合作:就業好生源一定會好;
2)做好畢業生跟蹤服務,為每個畢業生找好婆家,為后來的畢業生建立起影響力;
3)加強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培養綜合素質上乘的畢業生才能適應社會的不同崗位的人才需要;
4)宣傳就業創業優秀學生代表,鼓勵學模具的學生走創業創新之路,鼓勵學生到小型模具廠學好技術和管理后能自主創業當老板。
4 招生
1、當前基本情況:
模具系近三年招生生源分別為280、300、310人左右,在校生(不含頂崗實習學生)人數為800、700、600人左右。按系部教師與學生比例來看是合適的,但與學院其它專業比較是落后的。
2、分析招生落后原因:
1)學院招生人員包括領導對模具專業認識不夠,不理解模具專業的真正內涵而是片面理解成機械加工;
2)模具系原來專業只有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過于單一;
3)模具專業要求學習的內容全面、復雜程度較高且就業環境比較苦、臟、累,而現在的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本身吃不得苦,家長也不愿意讓子女吃苦,學生和家長都希望就讀學習輕松過關、就業環境好的非制造類專業;
4)目前全世界制造業不景氣,加上現代工業機器人的運用使原本就日漸減少的機械制造類就業崗位變得更少。
3、改革與發展思路:
1)轉變思想,開設符合教育和勞動部要求的熱門新專業,擴大招生渠道;
2)拓寬和深化校企合作,尤其是加強訂單班培養,為學生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崗位;
3)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抓好學生技能提升和綜合素質培養;根據專業發展趨勢,重點在“精”而不是“大”上做文章。
5 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單位:
1)深度校企合作對口單位:鴻準模具、南車集團、東莞新科;
2)一般校企合作單位:山河智能、中聯重科、嘉聯益、深圳愛普生;2、改革創新思路:
1)就業處和系部共同努力,尋求對口模具企業合作,走完全的“訂單”辦學之路:建議加強與模具之城如浙江黃巖模具城、東莞模具城的深層次合作,讓學生學模具、愛模具、走模具之路;
2)繼續加強與鴻準模具、東莞新科、深圳愛普生等對口企業的全方位合作,讓學生有地方去,讓企業留得住學生。
3)利用湖南省模具協會和全國模具協會這個平臺發展更多校企合作新單位。
6 教學管理
1、模具系近幾年在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方面下足了大力氣,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科技創新方面:第四屆、第五屆衡陽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分別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績,說明我們的教學水平可以與高校比美;
2)科研課題方面:2013年完成市級課題“數控車床自動送料機構的改造”、2012至2015年牽頭完成模具專業全國資源庫共建共享第一期和第二期,使全國模具專業最早實行資源共享,2012至2014年申報完成全國示范性重點專業“模具制造技術”的示范性建設任務;
3)教研教改方面:近三年模具系組織正式出版專業教材10本、編寫待出版校本教材5本、發表省級以上專業學術論文76篇、完成3門核心課程一體化工作頁的全部編寫任務,這在全院乃至全省技工院校中可謂首屈一指;
4)技能競賽方面:近幾年模具技能競賽一年一個臺階,近三年共取得國家級三等獎5個、省級一等獎4個、省級二等獎6個、市級一等獎10個的好成績,為學院和衡陽市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2、改革與發展思路:
1)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2)加強教師下企業鍛煉:全面提升教師專業操作能力;
3)加強教師繼續學習:全面提高教師掌握新知識、新設備、新工藝、新教法的能力;
4)加強教師“一帶一”學習:提升模具系整體教師水平。
7 學生管理
1、基本情況
模具系的學生管理工作一直位居學院各系前列。近幾年,模具系學管部門積極探索,不斷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堅持“做精、做細、做實”的原則,以精心的態度、精致的過程,進行細心的教育,細心的服務。以學風建設為重點,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抓手,以文體活動、技能競賽為載體,以創建“文明宿舍、文明教室、文明班級”等文明創建活動為主線,真正把學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做具體、做扎實,做出成效。
正是由于我們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模具系的學生對學院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畢業生在衡陽特變、南車、三一、中聯、愛普生、東莞新科、鴻準模具等名優企業很受歡迎。
2、努力方向
1)積極面向學院其他部門搜羅人才,努力配強班主任隊伍。
2)經常性地開展班主任培訓和交流。提高年輕班主任帶班管班的能力,盡量降低學生流失率。
3)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星級班主任、品牌班主任、總班主任培養和激勵機制。
4)學管人員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新形式下服務學生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簡介
向清然,研究方向:模具設計與制造。
艾歆,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