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政治課與現實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許多新觀念、新知識需要我們去理解去掌握。并且,中職生與社會的接觸面越來越廣,所以在政治課教學中要注重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在教學中就不能墨守成規,而是應該根據新形勢的要求,真正交給學生一把鑰匙,讓他們通過政治課的學習,能用自己的觀察分析能力來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中職生;政治課;教學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措施的實施,作為中職政治課教師也必須樹立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新理念,從中職生的實際出發,結合他們自身的基礎和水平,優化課堂結構,從多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順利完成政治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讓中職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也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要求,做一個合格的有素質的信息社會勞動者。
作為中職生,他們有自己的特點,他們的知識水平、文化素質參差不齊,思想狀況也復雜的多,并且由于在初中階段沒有認真學習,從而導致了學習能力差,進而感覺前途渺茫,不思進取,對學習不感興趣,尤其是政治課,他們更認為完全無用,上課多數同學無精打采,是政治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難以很好的完成。
新時期,政治課與現實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許多新觀念、新知識需要我們去理解去掌握。并且,中職生與社會的接觸面越來越廣,需要有一定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在教學中就不能墨守成規,而是根據新形勢的要求,真正交給學生一把分析問題的鑰匙,讓他們通過政治肯的學習,能用自己的觀察分析來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在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呢?我的做法是:
1 注重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問題
朱熹說過:“讀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須無疑”。一切創造性學習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到解決問題結束。因而,政治課教學要提高學生分析能力重視引導學生探究發現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學中教師應多設疑,培養中職生多質疑,在設疑、質疑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問題。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一把“鑰匙”,用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如《經濟政治與社會》中,在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一章時,講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教師提出與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當前,社會上有些“大款”、“大腕”,大搞炫耀性消費,卻“為富不仁”;有的人不安心于勤勞致富,為了錢鋌而走險,破壞社會秩序。這些社會現象是不是社會之一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呢?經過考慮之后,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一部分同學認為,在經濟體制改革之前沒有這種現象,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而產生,所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有的同學不同意這一說法。也有的同學認為這些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但說不清楚原因。我及時進行因勢利導,啟發學生分析產生這些社會現象的經濟根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一般商品經濟的雙重效應,他技能促進人們樹立競爭觀念、創新觀念,又能刺激人們的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不良思想和觀念。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仍處在社會主義成績階段,存在多種經濟成分,各種思想意識不可能不返傭出來,并且市場還沒有發育完全,市場法規不健全。所以這些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是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不健康的觀念、思想的流露,是多種因素引起的,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它要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靠健全的法規來解決。經過分析,大家一致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絕對不是短期內就能順利實現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不能因一時出現的腐敗現象而否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利用辯證的方法,對問題進行了客觀的分析,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 注重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
根據時代要求,中職政治課教學應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即動腦又動手的調查分析來主動地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并獲取新知識,如:在講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時,結合實際講清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那么,為什么形成了這樣的所有制結構?為什么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自然會產生疑問,為了切實讓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我讓學生對市區及附近的村鎮進行調查:生產力發展水平如何?差距怎樣?同時還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我國國情的錄像資料,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
學生由此發現:我國生產力水平從總體看仍然不高,而且發展很不平衡,所以,根據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我國現階段就必然存在多元化的所有制結構。進而,“為什么多種經濟成分并存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這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 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般來說,中職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進行自主學習,所以老師盲目的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往往得不到預期效果,自主學習時間往往變成了學生的自由支配時間。針對這一情況,我認識到,中職生這一群體雖然從年齡段看和普通高中生是相同的群體,但是,他們幾乎完全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為了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認真適時的加以正確引導,做他們的合作者,為他們創設好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和學習氛圍,時刻關注他們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時疏導、糾正,從而真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他們對政治課的興趣也一點一點的濃厚起來,許多同學開始向我提問問題與同學們進行探討,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現象。甚至課間時間,有的同學對一些社會熱點看法也積極與我討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對政治課有了學習和討論的興趣,這說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在政治課教學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實踐證明,雖然中職生存在著一些學習上的障礙,學習積極性差,但是通過努力,使中職生在政治課上的學習中,提高了他們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配讓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走向社會打下了基礎。
4 注重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對中職生來說,要特別注意指導他們認真感知教材,讓學生自學,并引導學生對教材層層分析、步步深入,歸納總結,從而培養唉分析問題的能力。
作為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會學”。對中職生學生來說一起如此。讓他們學會自學,教師要注意自始至終不可包辦代替,或者讓學生死記硬背;要積極激發學生開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敢于不斷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獨立性見解;教師總結時對重點、關鍵之處,要善于巧為設疑解惑,對難點之處要化難為易,讓學生發現其中奧秘。這樣才能逐漸培養他們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帶著興趣不斷的探求問題的答案,從而提高中職生的分析問題能力。中職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較差,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也較差,針對這一問題,在教學中做到,不要告訴學生問題的結論,可以把問題的提綱、問題的材料、事例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綜合把握,把零散的知識一點一點串到一起,最后得出結論。
分析是綜合的基礎,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得到對事物本質的規律性的認識。所以,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進行自學,在分析、歸納、概括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同時,在政治課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將已學的基本的原理加以運用,將會有所感有所得,這樣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寫出小論文時對提高其分析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教學在其引導寫小論文時,應注重避免有的學生喜歡死記硬背的方法,要指導學生深入實際,反復實踐,從總體上把握協作對象,運用科學思維方法進行分析與綜合,這樣,就會寫出較好的小論文。寫出小論文后及時組織學習討論交流,舉行一次討論會,讓學生自由發言,根據自己所得各抒己見,在討論過程中能夠相互啟發、互相補充、思維活躍、提高能力。
實踐證明,開展小論文的寫作和交流,不僅生動活潑搞活了學習活動,而且是學生獲得的書本知識在實踐中不斷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曉波《中學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節奏的探索》 碩士論文 蘇州大學2011
[2]鄭瑛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歷程與創新完善》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1期
[3]王媛《鄧小平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11期
[4]寧順穎《用手段的創新促政治課教學的創新》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3期
[5]鄭淑萍《探究式學習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
作者簡介
趙鳳琴,女,畢業于聊城師范學院政治系,副高級職稱,現就職于濰坊科技學院。魯東大學在讀在職教育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