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振姣
摘 要: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確保國民公平享有基本衛生保健的必要條件,是一項系統性的制度建設工程。根據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規定,基本藥物是指“適應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價格合理,能夠保障供應,公眾可公平獲得的藥品”,大部分疾病使用基本藥物即可得到有效治療,加上基本藥物價格低廉,療效穩定,因此政府倡導基層醫療機構使用基本藥物,期望能以此遏制過快上漲的醫療費用,降低患者的醫療負擔。但由于基本藥物利潤低,在現實診療行為中其使用率一直不高,而基本藥物的可及性已被認為是基本人權和健康權的一部分,擴大基本藥物的可及性是國際社會已經承諾的與衛生有關的千年發展目標之一。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基本藥物制度在我國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實施程度和狀況,為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和制度更好的實施提出一些建議和可行方案。
關鍵詞: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策研究
1 前言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著城鄉居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任務,為保護城鄉居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科學遴選基本藥物,結合我國基層用藥特點和水平,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對于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提高用藥水平,防止藥物濫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具有重要意義。那么,自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啟動實施以來,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患者的影響如何呢?為此本人參考并學習了有關資料和書籍,并對獲得的調查資料進行了分析和思考。
2 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影響
2.1 基本藥物價格降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結構發生改變
藥品價格有所下,藥品費用降低,群眾受益,就醫積極性提高。此外,基本藥物按零差率銷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根本上改變了以藥品加成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業務收入模式。
2.2 醫生用藥習慣改變,用藥合理性增強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地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一方面,基本藥物的品種數規定了用藥的范圍和要求,醫生不能再按照自己的利益或習慣開處方。醫生經過培訓教育,經歷了初期的不適應后,也主動改變用藥習慣。另一方面,基本藥物本身的適宜性和安全性,客觀上使亂用藥、濫用抗生素的現象的到改善。
2.3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逐步顯現,不良職業行為得以遏制
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促使醫療機構管理者轉變觀念,重新思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轉變管理方式。經過將近一年的推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明顯加強,基本醫療服務逐步規范,公益性逐步顯現?;舅幬镏贫葘嵤┖?,藥品零差價,統一采購配送,切斷了價格亂、配送亂的根源,糾正了醫藥購銷領域的不正之風,不良職業行為再無生存土壤。
3 問題與建議
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主要有四點:政府補償不到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常運行面臨困難;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配套政策落實緩慢,阻礙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推進;基本藥物在遴選和定價方面存在問題,影響基本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群眾對于基本藥物制度認識存在偏差,知曉度不高?;谝陨蠁栴},現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規范補償辦法,建立穩定長效的補償機制
作為一項長期實施的制度,應規范補償辦法,拒絕資金投入的隨意性和無標準; 應保證籌資渠道的穩定,為制度實施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首先要做的是明確補償范圍。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以后,基層醫療機構推行“零差率”銷售,如果僅由政府買單,即便是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也可能會存在經費困難的問題。所以政府應根據基本藥物制度的宗旨和要求制定合理補助細則,逐項逐筆落實資金,在制度實施的不同階段,可依照各階段的具體任務,對其中一項或幾項側重扶持,突出階段重點,使側重對象與目標方向一致,做到補償標準化。
其次是上調國家和省級的財政補貼比例。為了避免由市和縣級負責的經費落實困難,建議將國家和省兩級的財政補貼比例上調至80%,這不僅提高了資金到位率,還增強了投入穩定性,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同時給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制度的信心。
然后,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要完善制度,加強監督管理。為了使基本藥物制度更好地實施下去,必須建立健全與基本藥物制度相匹配的監管制度,可以從以下三點著手:一要系統監督,衛生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醫療機構的基本藥物使用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并把抽查結果進行公布,對堅持好的要表揚,對差的要批評,并幫助改進工作。二要醫院監管,醫院內部由主管領導組織醫務、審計和財會等有關人員,定期進行內部考核,并對各科室和醫務人員建立考核檔案,作為獎懲的依據。三要外部監督,定期請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患者代表以及媒體記者,對醫院全面工作進行講評,把使用基本藥物制度作為重點內容。
3.2 優化人事管理,科學制定激勵方案,形成結構合理、有競爭力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事體系
一是創新人事管理方式?;鶎俞t療衛生機構要積極轉變思路,通過聘用制、合同制、競爭上崗等方式優化人事管理,不僅可以推進綜合改革,更可以激活內部競爭,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本身素質。二是明確崗位責任,增強崗位培訓。進行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使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工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定位,各個崗位的職能、要求,進行反復宣講培訓和指導,實現技能與工作之間更好匹配。三是制定合理的激勵方案。工資同其他福利一樣具有剛性,所以實施績效工資首先要保證的是改革后的工資不低于之前的工資水平。其分配方案應當遵循“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原則,合理劃分層次,形成有保障、有激勵的薪酬體系。伴隨醫務人員個人目標的實現,基本藥物制度的整體目標也得以完成。
3.3 完善招標體系,引入動態質量監管,確?;舅幬锕渥悖瑑r格合理,劑型適宜,質量可靠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頒布之前,各基層醫療機構自主采購藥品,這就存在效率低下、資源浪費、藥品配置不合理,個別人員與醫藥企業利益互換等問題。所以在基本藥物的遴選和定價這一關鍵環節上必須予以足夠重視,針對中間出現的問題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改進: 一是完善招標體系。優化招標流程,實行量價掛鉤,對于一些臨床必須但廠家投標積極性差的企業,可以給予政策優惠等方式激勵其投標積極性。二是合理科學選擇藥品品規和廠家數量。建議在借鑒國際經驗,聽取專家意見和循證的基礎上合理科學確定藥品的劑型品規和廠家數量。三是建立藥品質量評價機制。引入動態質量監管,不以GPM為唯一質量準入的衡量標準。建立從藥品原材料的購進到終端消費全過程的評價和監管準則,對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快速反饋,快速糾正,保證藥品質量。
參考文獻
[1]國家基本藥物處方集.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2-01.
[2]黃羽佳.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我國的建立與發展進程.中國藥業,2013 , 16 (24) : 11-12.
[3]尹偉,張憶群,鄭長峰.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踐與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11,286( 4) : 12-13.
[4]吳志豪,竇炎章.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情況分析[J].中國藥業,2010,19( 13)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