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婧
摘 要:設計風格是設計師在長期的設計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貫而穩定的創作個性,而設計風格的形成并不是一個短期或偶然的過程,社會時代、本土文化和個人內在品質等綜合素質都對設計師風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這又是判斷一個設計師是否合格的標準。認識到設計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一個設計師的風格,將有助于我們更全面的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從而更好的推動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設計風格;本土文化;內在品質;標志
1 引言
設計風格是指設計師在長期的設計實踐活動中所呈現出來的一種屬于自己的、較穩定的個性表達,且從設計作品中能夠體現出該設計師對設計對象的獨特理解和認知,這是設計師在長期的社會生活體驗、本土文化的認知以及個人內在品質修養中所形成的一貫而穩定的設計表達,因而也可以稱之為是一個設計師走向成功的標志。在漫長的藝術發展史中,基本每一位優秀的設計師都有著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如印象派大師——莫奈,用自己對自然界光與色的獨特眼光,記錄下大自然那一瞬間的美麗;再如日本經典設計大師——草間彌生,她利用眼中的那些優美的線條和活潑的圓點,令自己的設計作品獨具一格,并令人稱之為“草間彌生風格”。由此可見,一位優秀的設計師,其畢生的創作大都體現著自己的這種風格,散發著自己與眾不同的魅力。
2 風格的含義
風格一詞源于拉丁語中的stilus,是羅馬人的一種書寫器具,在十八世紀才被確立為藝術領域中的專業術語。關于其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如“風格即人”、“風格即方式”、“風格就是時尚”等等。從風格原本的意思上來說,是指事物所體現出的與眾不同的特征。如在中國繪畫中被稱為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詩人用“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詩句,便揭示了梅花冰肌玉骨的姿態,先眾花而報春等特征準確的描繪出來。可見風格涵蓋特殊個性與獨創性的基本特征。貢布里希曾對風格有這樣的定義:“風格是表現或創作者所采取的或應當采取的獨特而可辨認的形式。”這所說的正是設計風格。
3.影響設計師設計風格的因素
一個設計師成熟的設計風格的形成,并不是能夠在短期內或是偶然中就可獲得,更不是由個體單方面因素而決定,而是主客因素與客觀因素互相作用、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包含設計師綜合的專業知識結構以及獨特的個性綜合體。
3.1 社會歷史時代對設計師風格形成的影響
每一個時代的藝術設計都有其與時代特征相適應的特點,每一件優秀的設計作品,也必然體現了作品所屬時代的風格特征以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因此,體現時代感已成為作為一名優秀設計師所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在人類社會不同時期,由于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因素影響,人類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等都不相同。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定的社會歷史時代是促進設計師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藝術設計與所處時代的社會歷史兩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不同時代的設計作品都會反應當時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進步,展現當時人類的審美觀和生活方式。同時,優秀設計作品又促進社會藝術設計前進。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都高速發展的歷史時期,藝術設計也會呈現出繁榮昌盛的面貌,甚至某些藝術門類還達到了極致的高峰。例如由陶器演變而來的瓷器,起源于東漢時期,以其胎質細膩、耐于清潔、外觀優美、經久耐用的優點而迅速發展,至國泰民安的宋朝時期,因當時的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以及燒制工藝的突飛猛進,而達到中國瓷器發展史的巔峰。因為只有當設計師創造出大量杰出的優秀作品,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與需求,有力的推動了當時社會藝術設計的發展,才形成了特定社會歷史時代藝術繁榮昌盛的局面,同時,設計師在社會歷史環境中不斷地吸取營養,學習適合時代發展變化的新技術、新觀念、新手段,使得自己的設計作品能夠適應當代的審美觀、價值觀,與時代同步,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才能創造具有時代氣息,符合當代大眾的審美要求,能夠吸引當代人目光的作品。因此,穩定且繁榮的社會歷史時代,是一個設計師風格形成的必然條件。
3.2 本土文化對設計師風格的形成的影響
本土文化是一名優秀設計師所必須深刻了解的內容,同時也是設計師風格形成的必要條件。每一個不同的地區,必然有其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心理素質、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審美心理等等。例如紅色在中國象征喜慶與吉祥,而在西方國家則象征暴力與血腥;再如仙鶴在中國象征著延年益壽,而在西方國家則會象征愚蠢和無知。因此,歸屬不同地區的設計師,總是不同程度的受當地精神文化、民族傳統等暗示與感染,設計師也相應的形成了對設計的不同認知力、創造力。因而,本土文化的因素也就使不同地區的設計師所形成與其它地區不同的設計風格。
如今,藝術設計風格與元素呈多元化發展,并逐步走向國際化的同時,藝術設計的民族文化內涵則顯得更加重要。“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成為設計界的共識。在設計作品中傳承本土文化,融匯傳統設計元素,在展現時代感的同時,又要在作品中充分體現和傳承本土文化,從而令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上持續發揮其獨特光芒。因此,傳統文化不僅應融入每一位設計師的審美觀、價值觀,而且應使其成為自身設計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3.3 內在品質對設計師風格形成的影響
從主觀角度來看,內在品質是設計師風格差異形成的重要條件。如設計師個體的文化教育程度或藝術修養程度,個人的愛好,不同的人生經歷等都是設計師設計風格形成的決定性因素。
細觀每一位優秀的設計大師,我們都能夠從看出不同品格在作品中的體現,正所謂文如其人、畫如其人,設計亦如其人。例如國際著名的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們都能夠看到中國本土文化元素的運用,如他所設計的北京香山飯店,便是以中國傳統江南民居建筑提取為外部造型元素,并在內部造型上借鑒江南園林建筑的精巧性格,為保持建筑整體與周圍大環境的協調統一,舍棄了濃妝艷抹的亮麗色彩,僅僅只用白、淺灰和黃褐色,在山水間營造了一副純凈的水墨畫。由此可見,每一個設計師不同的品質與心理特征,導致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經歷、審美情趣等都不相同,因此每一個設計師看待事物的方式,表達設計構想的特征也不盡相同。
4.風格的形成是一個設計師走向成熟的標志
設計師是一個有機整體的存在,設計共性與個性都存在于設計狀態之中 ,社會時代、本土文化、個人內在品質等綜合素質不僅是設計師風格形成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合格設計師的主要標準,成熟的設計師總會自覺地將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設計當中,一旦形成某種風格,便會成為人們區別它與其它設計的標志。例如一提到現在最流行的蘋果手機,我們就首先能想到它時尚、個性、新潮又簡潔的設計風格;提到歐時力,我們就能夠想到它個性、獨特、大膽前衛且風格迥異的設計特色;因此,設計師對于自己設計風格的形成和把握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具有獨特的、與眾不同藝術風格的設計作品,能夠產生不可磨滅的藝術感染力,它不止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使人們從這一的作品中發現其他任何作品所不能代替的特色美,同時這也使得設計作品形成附加值,令設計師制造財富,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重要條件。一個設計師能夠形成屬于自己的成熟的設計風格,這其中必然要求設計師對社會歷史時代有深刻的認知,對當代所適應的設計方法和手段能夠熟練的掌握,以及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刻理解和運用,因此,可以說設計師風格的形成是其藝術氣質和內在品質的綜合體現。同時,風格的形成也表明了設計師不可取代的、獨特的存在價值,以及促進設計的發展與傳承的重要動力。因此,一個有志向的設計師,則更有必要逐步培養自己的設計風格,認識到這一點,將有助于我們更全面的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從而更好的推動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朋.芻議現代藝術設計師的素質[J].價值工程,2011.27:307~308
[2]馮振平,馮振安.設計師“設計風格”構成探議[J].藝術探索,2008.5:95~95
[3]嚴肅.高科技風格對設計藝術的影響.[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5:121~123
[4]李猛.論繪畫藝術個人風格的形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4:134~136
[5]顧媛媛.淺析平面設計的本土元素[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123~125
[6]鄧斌.藝術設計中的"權衡"手段[J].藝術探索,2008.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