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澄
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要求以教師做引導,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是新課改的要求;另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學習興趣
一、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數學,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借助多媒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數學學科在所有的小學學科中算是一門比較難的學科,數學中抽象問題較多,理論性較強。學生很容易遇到問題就喪失了學習數學的信心,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借助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正是可以將數學知識通過色彩、聲音和圖像進行呈現。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好奇與興趣進行自主學習。其次,數學教師要注意教學語言的使用。教師在教學語言上要注意多以鼓勵引導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交談討論。學生表現好要直接肯定和贊美,而表現得不好時,教師盡量不要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要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以及在批改作業中,經常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評語。這樣,學生的自信心被調動起來,就會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樂意進行自主學習。
二、小組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有效平臺
我們所說的自主探索學習,并不是僅僅指小學生獨自進行數學學習,而是融入整個數學教學環境中,與教師或者其他學生共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自主學習僅僅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很容易被壓制。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缺失,這也不符合自主學習的全面性。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保證了學生的全員參與,在合作與交流中,學生發散思維,取長補短,對數學問題會有全面深刻的理解,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在小組合作中,通過分組,小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氛圍輕松和諧。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憑借著自己的知識積累,發散思維,與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數學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主探索能力。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會學習的表現,是需要從小學就培養的能力,這種能力對將來深入學習其他課程具有很大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要運用教學的魅力,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學生塑造成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張志夢.高效課堂下的數學教學[J].小學教學新課標,2011(03).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