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瑛
摘 要: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由于相當一部分人對音樂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是音樂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傳統落后,導致小學音樂的教學效果一直處于低效化和無效化狀態。如今,面對新課改之風在我國的深入盛行,音樂教師有必要對當前的音樂教學現狀進行轉變,通過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有效性;興趣;生活體驗
一、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去主動獲取知識的巨大動力,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注意力易渙散,自控力差,只有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才會對其充滿熱情,所以,身為小學音樂教師的我們,在音樂課堂中應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從而為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基礎。
比如,在學習《其多列》這首歌曲時,對于班里大部分學生來說,都不知道“其多列”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了介紹云南哈尼族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如歌舞、文化、服飾、建筑、風俗習慣等,圖、文、聲并茂的形式,立即給了學生強大的視覺沖擊,最后,畫面定格在“快快來”這三個大字,讓學生明白歌名的意思。這樣,我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創設了生動式的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對這首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生活體驗
長期將學生拘泥在封閉式的環境中,讓學生進行五線譜知識的學習或是對二聲部、三聲部等進行周而復始的練習,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所以,我們除了課內教學,還應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生活體驗,以此促進學生對歌曲的認識和理解,為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學習《春天來了》這首歌曲時,我就將學生帶到校外的綠色田野中,開展“尋找春天”的課外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自觀察來感受春天來了的變化,如小草探出腦袋、清泉叮咚作響、花朵競相開放、小鳥滿天飛舞……這樣,我通過讓學生走出校園,去親身體會春天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加深了學生生活體驗。在正式學習歌曲時,學生也就能入情入境,真實感受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意境。
總之,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要采取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音樂教學實際的教學策略,使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在我們的正確、積極帶領下,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董靜萍.淺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審美教育[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1(0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