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艷
【關鍵詞】 語文教學;備課;積累;習慣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8—0058—01
如何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的應用水平,要結合語文教學的自身特點來設計教學環節。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上好課,備好課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上好課,讓課堂40分鐘落到實處。上好課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探索:課型創新,組織形式創新、找切入點,過程設計創新,教學手段創新,板書設計創新,教學語言風格創新等。要有所創新,課堂教學教師要上得輕松,教師必須備好課,備好課是上課的關鍵。我們參觀學習了不少優質課,如果我們反思一下,這些教師為什么能上好,原因何在?就是教師認真備了課。以我個人的體驗,我認為備課主要備以下內容:備教材,掌握教材編排體系,編者意圖,根據單元目標及課時目標來設計教法。備教學法,為了達到目標,采用什么方法來教學,學生如何學。備學生,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情況,設計問題要難易適度,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提出些什么要求和問題教師都要有所準備。備自己,想想自己對教材、學生的掌握情況,還要做些什么準備工作,還有沒有自己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每一節課都做到了這幾點,我想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生動,教師上課一定輕松自如。
二、從字詞開始積累
積累字詞既能夠提高閱讀和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寫作能力。每一篇課文,無不是由精美的詞句構成,如果不重視對字詞的切實有效的積累總結。結果越往后越感覺語文成績總是徘徊不前,學過的內容是增加了,但詞匯量幾乎還是從前的一點。所以,要在語文教學上牢牢抓住字詞積累這一環節。具體的措施:對所學的每一篇課文必須總結出相應的生字、生詞,并認真系統地總結到特定的生字生詞本上。在平時要注重字詞的默寫、考察工作,以便及時檢查學生字詞的積累狀況,并鞏固學生的記憶。這樣學生語文成績才能有所提高,而在不斷提高的成績面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隨之增強。
三、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教師要用百般的耐心去培養和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聽課、筆記、觀察、思考、閱讀、寫作等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豐富情感體驗,積累語文素材。引導學生主動做好筆記,可以觀察生活中的某些細節,練習寫一些隨筆,感想。同時,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種需要,要加強對課外閱讀內容和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多看書,看好書,并把自己讀書的經驗、心得在班級進行分享。把生活感受和閱讀體驗結合起來,變成閱讀和寫作的血液。
四、課堂重在強化訓練
指導學生閱讀名家名作尤其是優秀詩歌、名聯警句以及一些精彩片段,進行賞析、反復吟誦,用心體會,使學生真切地感受語言的美感,進而提高閱讀能力。背誦的最大用處在于培養語感,語言能力提升的基礎在于語匯的擴大,而語匯的擴大則主要以背誦來完成。背誦是化別人的語氣為自己的血肉,愈積累愈豐富,愈豐富愈自然貫通,逐漸就積淀成一種語感。此外,要結合教材的各種書面語體特點,正確指導學生寫作,要多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場景和情境。比如,經常性地舉行課堂上進行片段拓展寫作訓練;結合學習、生活實際確定一些論點讓學生發表看法,學以致用,以用促學。
五、以學生為主體,有的放矢進行教學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養成求證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課堂教學要著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好教學,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啟發式、導讀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始終突出能力訓練和方法指導,能力點的訓練設計要有點石成金之功,方法指導要有舉一反三之效,以達到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目的。教學內容要注重優化,找準教學重點和切入點,要有所教有所不教,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另外,在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查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即布置的內容一定要具體,讓學生力所能及;檢查的方法也要具體,讓學生帶著具體任務去學。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