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
[摘要]內部會計控制是保證企業正常運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內部會計控制的質量也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質量,只有不斷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加強才能更好的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保證。本文主要闡述了做好預算管理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措施,以供企業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預算管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
當前我國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已經在工作內容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內部會計控制的總體目標是要采取一定的舉措對企業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合理的評估和控制,以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工作中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不能很好的實現共享,這樣會非常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加強預算管理可以很好的對這一過程中產生的不足和缺陷進行改進,從而推動企業發展。
一、制定內部預算管理辦法,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
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管理方案,在預算編制的內容上要精心設計,同時在其范圍、方法和分析等項目上都要采取一定的舉措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為了能夠更有效的避免出現內部集中控制的情況,確保整個企業能夠以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運轉,相關部門應該建立起一個比較有權威性,同時又不隸屬于任何一個部門的專業性管理機構。通常這一機構就叫做預算管理委員會,在預算管理委員會當中,主任一般都是由整個企業中的高層來擔當,例如總經理等,委員的構成上相對較為復雜,它涉及到了企業當中的每一個重要的部門,例如財務、生產、技術、市場等等,一般都是由每個部門的負責人來來擔任委員職務,這一機構的主要職能也就是要對供銷價格和內部轉移價格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還要對相關人員的業績考核進行嚴格的檢查,建立起一套比較詳細也比較全面的審核制度,在委員會當中要設立專門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的主人由財務部門的負責人來擔當,主要是以財務工作為核心來對其他的工作進行統一的安排和部署。
全面預算是在財務收支預算的前提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也使得很多人都存在著預算其實就是一種財務行為的誤解,很多人甚至還把預算當成是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的計劃支出,但是實際上預算工作包含了生活中的很多環節,其工作內容涉及資金、人資和管理等很多領域的不同方面,所以預算工作并不是僅僅依靠財務部門就可以順利完成的,它還需要很多部門的共同努力,例如:人事部門、財務部門、市場部門和業務部門等等。只有這些部門的相關人員都可以在工作中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才能確保預算工作的實現效果。
二、選擇適當的預算編制程序,科學編制預算,保證目標的一致性
預算的結構也有不同的形式,一般來說又自上而下的方式,也有自下而上的方式,還有上下結合的方式,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認為,上下結合的方式是能夠體現出最大優勢的方式,主要的原因是現代企業當中規模相對較大,企業中涉及的部門也比較復雜,只有各部門能夠協調配合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單位為了能夠更快更多的完成任務,通常情況下都會制定一些相對較低的預算草案,這樣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為增加預算留下更多的可能,這樣就能夠使得預算能夠非常輕松的得到相應的控制,實際上預算指標的具體劃定在預算編報單位的相關規定中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標準,所以工作人員對預算的基本數額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但是由于信息上的一些不足,管理層很難制定出一個非常好的方案,所以也就出現了討價還價的現象,針對這樣的現象,一定要制定合理的預算報酬制度,從而確保預算結果的準確性。
上下結合式的編制程序一方面可以達到預算意識的溝通和總部預算目標的完全執行,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單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種不足,確保預算目標的協調一致。其編制程序如下:一是企業總部提出預算思路和目標;二是各子公司和二級單位根據預算思路和目標結合自身情況編制草案;三是預算管理委員會進行初步協調、匯總;四是委員會召集各子公司、二級單位負責人等進行協調,形成最終預算審批通過。這一階段可多次循環,直至各方目標一致為止;五是通過的預算方案以內部法案形式下達執行。
三、嚴格執行與監督,實現控制的有效性
預算管理成敗與否的關鍵是預算是否得到有效的執行。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作為各責任中心的子公司、二級單位必須向預算管理委員會報送執行計劃進度,這既是委員會對預算進行過程監控的依據,也是考慮是否調整年度預算的重要參考。預算管理委員會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對各責任中心的經濟業務處理如會計核算進行跟蹤。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董事會、總經理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實時控制,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卡住了會計信息失真的源頭,從而減少虛假會計信息。預算的執行和監督是緊密聯系的,有力監督是有效執行的重要保障。為加大監督力度,監督工作可以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協同企業內審部門共同完成。內審部門一方面可以借助網絡系統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對各二級單位實施突擊審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期末根據財務部門匯總結果進行定期審查。 四、抓住控制關鍵點,全面評估執行情況,嚴考核硬兌現
加強對預算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的監督,對預算執行結果嚴考核硬兌現,維護預算的嚴肅性,使預算管理真正成為企業控制經濟活動的有效手段。《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中指出“內部會計控制應針對業務處理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因此,為了抓住預算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必須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全面評估與考核。預算管理委員會及相關部門對預算當期實際發生數與預算數之間存在的差異,不論有利還是不利,都要認真分析原因,并找到內部會計控制中的強項和弱項,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改進措施。再在此基礎上對預算完成情況、預算編制的準確性與及時性進行考核,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
五、及時反饋與調整,確保控制適時性
內部會計控制要遵循適時性原則,即“內部會計控制應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業務職能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因而,預算管理必須及時進行信息反饋與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利用網絡系統把會計結算與核算的結果反饋給董事會、總經理,使企業高層在遠離預算執行現場的情況下仍能及時了解和控制預算執行過程。
六、結語
預算管理在企業的管理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規范經營者的行為有著非常好的推動作用,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重點環節的監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戴艷.完善農業科研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探討[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09(01)
[2]何莉.試論強化人防系統在財務預算管理中的作用[J].消費導刊,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