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輝
摘要:為了貫徹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校實施了“主體異步教學模式”。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心目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
關鍵詞:主體異步;主體地位;學習興趣;課堂氣氛
為了貫徹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扭轉班級授課制下出現的優等生“吃不飽”,差等生“吃不了”的消極局面,我校實施了“主體異步教學模式”。根據這一方案,將學生按能力的高低分成A、B、C三類,主張因材施教,其教學目的就是激發各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消除部分學生“厭學”和“畏學”心理,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此,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 教師心目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早已深入人心,但實際教學工作中也存在著“穿新鞋,走老路”的形象,以致重復“一言堂,滿堂灌”的陳舊模式。我認為語文教師絕不應該是一連串“審案式”提問的大雜燴。如何在實際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是我們不斷探討的一個課題。我認為,有兩種方法值得借鑒:當導游和節目主持人。選入教材的文章都文質兼美,教師不能一味地肢解課文。相反,引導學生走人作品的優美藝術境界,會讓學生尤其是B、C類學生感覺到語文學習的輕松愉快,使其沐浴在語言文字構筑的情境之中,受到熏陶感染。或者,語文教師要當好節目支持人,就像崔永元那樣,不是自己一味地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是以輕松平易的態度、巧妙深刻的問題引導著學生就設定的問題思考、敘述、論辯;暢所欲言,各持己見。這樣,才會對學生的思維品質、表達能力、創造意識等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語文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而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受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手段,找準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教材中的課文盡管都是精品,但由于知識、年齡、愛好的關系,學生不可能對每一篇文章都產生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在引導上下功夫。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為我們展示才能搭建了一個平臺,也便于學生利用多種感官來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的和諧搭配獲得精神上的愉悅。這樣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有求知的欲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記得在講《背影》一課時,我放一首歌曲《父親》給學生聽。質樸深情的詞曲一下子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有的住宿生已經眼睛濕潤了,此時再接觸課文,自然會情理相同,情感交融,水到渠成了。
三、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能營造一種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為教師順利進行語文教學創造積極的條件,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促使他們積極探究知識,獲得能力和技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要使學生樂學,必須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魏書生就向自己提出了“每堂課都讓學生有笑聲”的要求。而我們的學生,尤其是B、C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因科而異、因師而異。有的學生偏一科或幾科,因為喜歡這科老師,“親其師而信其道”,成績相對較好。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熱愛學生,注意培養他們的成功感,維護師生間和諧融洽的氛圍。對學生堅持少批評,多指導;少否定,多鼓勵;不一味的單獨批評,批評應在表揚中進行;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肯定他們微小的進步;讓學生享受快樂的同時,從內心產生積極的自我追求,推動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比如有的學生放不開,聲音很輕,教師應鼓勵他聲音大一些,再大一些, 直到他能聲音洪亮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不斷地鼓勵他,有進步就說好,給他掌聲,特別是讀得不太好的時候。教師的一個大拇指,一個夸獎的動作和眼神,都能給學生增添無窮的力量,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找到自己,賞識自己,找到進步的方向,這樣的評價才是深入有效的。 對學生來說,一句贊揚抵得上十句責罵。贊美猶如陽光,能帶給人歡樂 、鼓勵和信心,從而使教學過程時常處于一種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中。
我在講《藤野先生》一課時,講到“夾在里面的中國人”是指三種不同的中國人,偏偏有一位學生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是兩種。對這一情況,如果粗暴對待或置之不理,都會挫傷該生乃至全班的積極性,我便臨時調整教學安排,先表揚該生善于動腦筋,敢提不同意見,然后提示學生們“認真閱讀原文注意標點的作用”,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中,我欣喜地看到,學生們不僅弄懂了這一難點,連那位有異議的學生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當然,真正搞好“主體異步教學模式”,僅從以上幾個方面來做是遠遠不夠的。我所做的一些探索是膚淺的、簡易的,還須不斷深化,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也是其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我們所熟悉的魏書生等老師,正是他們良好的知識素養,才能在語文教學的天地中開辟出屬于自己的領地。我們應以他們為榜樣,借“主體異步教學模式”的“東風”,不斷提高自身思想和業務素質,推動我校教研教改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韋至成主編《語文教育情境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 李吉林主編《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李吉林文集(卷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3]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