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麗波
【摘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明白合作學習的特點及目前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現狀,掌握有效實施合作學習的策略(合理分組,精選合作內容,明確合作學習任務,教師的角色定位,重視合作學習的評價),使新課改下的合作學習更有效
【關鍵詞】數學教學;合作學習;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211-01
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的運用好似遍地開花,成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風向標”。的確,合作學習的運用為我們的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克隆”別人的做法,不在具體操作上做文章,那這樣的合作學習往往是收效甚微,事與愿違,只是形式而已。作為課改一線的教師,筆者認為有必要重新認識新課標下初中數學的合作學習。
一、合理分組,滿足學生需求
合作學習可以采取動態分組的辦法加以實現。即在進行小組學習時,不采取固定的辦法,而是根據學習內容深淺、學習任務難易、學生能力水平乃至個性特殊性等進行靈活分組。
“異質分組”的辦法,是把優生與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編成一組,這種辦法可以發揮優生的“幫帶”作用,使有困難的學生在同學的幫助下,能夠參與學習活動并完成學習任務,但這種辦法也可能出現“優生主宰一切”,其他學生成為“旁觀者”、“陪襯”的問題。要避免問題的出現,關鍵在于小組內的合理分工,也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各得其所、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在分工時,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有意識地安排角色,特別是讓那些比較被動、內向的學生承擔一些重要工作,在工作中使其得到充分鍛煉;還可引導學生輪換工作,使每人都有施展才干的機會,以避免“角色固著”。
“同質分組”的辦法,是把相同能力水平或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編成一組,這種辦法可以讓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習活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各抒己見、各盡其才,并避免“優生權威”的情況出現。而且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編為一組,可以形成一種自然的親和力,拉近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有利于學習任務的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學生的能力水平分組,可能會使學生產生“等級次第”的意識,也可能拉大小組之間的差距,如果要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更可能產生一些負面效果,所以這種分組方法應謹慎采用。
二、精選合作內容
想使討論富有成效,教師所提出的“討論題”首先必須有討論價值。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于促進學生動腦、主動探究數學知識,有利于集體研究、促進合作學習。如果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假思索就能解決,就沒有讓大家共同討論的必要,也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老師出具的內容應是具有一定綜合性和挑戰性的內容。所謂綜合性是指學生面臨的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是多方面的,單憑學生個體的力量不能勝任,必須學生之間通力合作,才能保證任務的完成。如在七年級上冊《統計圖的選用》這一節中要學生就該校800名學生早晨如何到校問題進行一次調查,步行有幾人,騎自行車有幾人,坐公交車有幾人,其他有幾人,將收集到的數據分別制成扇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并進行比較。筆者認為這一內容具有綜合性,需采用合作學習。所謂挑戰性是指學生面臨的學習任務有一定的難度,簡單的模仿照抄不能完成任務,必須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集思廣益、各盡其力,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如在七年級下冊《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這一節中,問兩條邊分別為2.5cm,3.5cm,長度為2.5cm的邊所對的角為40°,這樣畫出來的三角形是否都全等。筆者認為這一內容很具有挑戰性,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先讓每個學生畫出滿足上述條件的一個三角形,再進行合作交流,由此學生得出結論:兩邊及其中一邊的對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有時還是共同學習的合作者。例如,為使合作學習小組真正成為學習共同體,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合作學習的知識輔導和技能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仔細觀察各合作小組成員的合作和學習情況,并及時發現活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時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
教師擔當好學習促進者的角色更是合作式學習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充當促進者的角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負責組織和調動整個教學過程,創設情景,引發交際活動和組織指導學生進行交際活動;二是合作學習活動中的幫助者,不時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促使交際活動得以順利進行;三是充當監控者,聽幾組學生的討論,并記錄出現的典型錯誤。教師一般不應打斷學生的交談,對學生嚴重的錯誤需安排時間處理;四是交際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會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即他們是平等的,可以隨時得到老師的幫助。
四、重視合作學習的評價
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保障。研究表明,小組合作學習要想實實在在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首先,學生們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其次,目標的實現有賴于所有小組成員進行有效的個別學習。
五、結束語
實踐證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將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能夠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人,真正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同時通過合作式的交流,讓學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與他人互相合作,發揮學生間相互鼓勵、相互啟發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內化與協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