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美運
摘要:目的:探究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事件。方法:隨機抽取本院近年來收治支原體肺炎患兒100例,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兒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每組各有患兒50例。對比2組患兒療效和安全性。結果: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0%,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8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相對于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率6.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應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不但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且不會增加患兒發生不良反應事件概率,具有安全高效的優點,值得臨床普及推廣。
關鍵詞: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小兒支原體肺炎
有研究[1]顯示肺炎支原體缺乏細胞壁,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以及磺胺類藥物耐藥性天然偏高,因此臨床對此類患兒治療藥物主要選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為深入了解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事件,對本院近年來收治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納入研究對象為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隨機抽取100例并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兒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每組各有患兒50例。男性患兒57例,女性患兒43例;年齡范圍為3個月-13歲,其平均年齡為(5.1±0.7)歲。病程時間范圍為3-18天,其平均病程時間為(6.8±2.7)天。所有患兒臨床表現均與新版《實用兒科學》中關于小兒MP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存在劇烈的咳嗽和發熱等臨床癥狀;患兒白細胞數值相對于正常值偏高;肺炎支原體特異性抗體結果顯示為陽性。2組患兒一般資料諸如性別、年齡及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在入院后均立即給予對癥支持治療,措施包括:退熱、平喘、祛痰及止咳等,保障患兒病房的干燥與通風。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方案治療,應用乳酸紅霉素,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將劑量20-30mg·kg-1·d-1,溶入5%葡萄糖,1個療程為7-14天。觀察組患兒應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首先給予劑量粉針10mg·kg-1·d-1的阿奇霉素,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等患兒體溫和外周血白細胞檢測結果顯示為正常后,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劑量為10mg·kg-1·d-1,給藥方式為口服,服用3天后停止用藥,時間為4天,為1個周期,患兒需連續服用3個周期。
1.3療效判斷
本次研究以下列內容作為療效判斷標準[2]:患兒接受治療后其相關癥狀和體征均恢復正常,接受血象和胸片等輔助檢查,結果顯示為正常的判定患兒為顯效;患兒接受治療后相關癥狀體征等有所好轉,輔助檢查結果其中有一項存在異常,判定為有效;患兒接受治療后相關癥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等均無改善甚至惡化,判定為無效。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0%,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總有效率8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2.2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相對于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率6.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事件對比
3 討論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屬于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肺炎支原體感染可發作于任何季節,秋冬季相對較多,患兒存在發熱、食欲減退及頭痛等臨床癥狀,由于支原體為細胞內微生物,患兒在感染發病后難以徹底清除,且伴有其它肺外合病癥,如無及時治療干預甚至會引發死亡。該病當前存在低齡化的發展趨勢,在嬰幼兒群體中發現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比例逐漸增加,由于該病存在起病慢、遷延難愈以及容易復發等特點,臨床對該病的重視日益增加[3]。
MP對抗生素敏感,但相對于細菌,由于MP沒有細胞壁所以諸如青霉素等阻礙病原微生物細胞壁合成而發揮作用的抗生素,對該微生物并無顯著效果,對MP進行治療時應該優先選擇會對其蛋白質合成有抑制影響的抗生素[4]。以往對支原體肺炎患兒常規治療藥物為紅霉素,但由于其會引發惡心嘔吐以及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正,難以在臨床推廣。所謂序貫療法指的是對部分需要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治療前先通過靜脈給藥的方式對病情進行控制,等患者病情有所好轉之后再改口服的給藥方式,這樣能夠更好的維持后續治療。阿奇霉素為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本身除了半衰期長外還有耐酸性突出和吸收效果顯著的優點,阿奇霉素其藥物動力學具有其特點,在炎癥細胞里面,其濃度相對組織濃度高,半衰期較長,通過序貫治療方案可以讓療程足夠以避免治療后復發。有相關研究[5]結果顯示,患者在服用3-5天的阿奇霉素,即使到第12天依然能夠在吞噬細胞或者白細胞里面檢測到一定程度的阿奇霉素藥物濃度,血清里面依然存在0.3-0.6ug/L血藥濃度?;純涸诜冒⑵婷顾刂?,在其體內不需要P450酶參與便能夠進行代謝,且由于其藥物抑菌濃度不高,所以不會對患兒胃腸道、肝臟等造成嚴重損害。
本次研究中,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方案的觀察組患兒,其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相對于接受常規治療方案的對照組患兒均有顯著優越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結果提示了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應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不但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且不會增加患兒發生不良反應事件概率,具有安全高效的優點,值得臨床普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馮彩霞. 小兒支原體肺炎41例臨床分析[J]. 中醫藥導報,2012,14(S1):142-143.
[2] 胡茗. 小兒支原體肺炎100例臨床特點分析[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4,18(05):110-111.
[3] 薛愛玲,張曉岳,張玉文.小兒支原體肺炎36例臨床分析[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11(01):155-156.
[4] 張建波.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與影像學[J]. 中國社區醫生,2014,22(02):132-133.
[5] 王紅.小兒支原體肺炎122例臨床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5(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