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非
【摘要】本文介紹了低碳生態城市規劃的概念和當前的現狀,總結了若干低碳生態規劃設計的問題,并提出了低碳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策略,最后還歸納了低碳城市規劃發展的一點建議。
【關鍵詞】低碳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探討
一、低碳生態城市規劃的概念及現狀
1、低碳生態城市規劃的概念
首先,低碳生態城市具有綜合性特點,通過規劃、建設、政策以及各個階層的社會力量一起推動;低碳生態城市可促進生產與消費之間的互動,可改善城市經濟增長、城市發展的方式。其次,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是需要有科學合理的并符合城市發展特色的規劃,在規劃思想里導入經濟、社會、生態的因素,按符合生態要求的原則進行生態規劃。它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結果,簡單地說它是社會和諧、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住區形式,自然、城市、人融為有機整體,形成互惠共生結構。
2、低碳生態城市規劃現狀
九十年代以來,我們國家相繼推出了“生態城市”、“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等城市稱號的規劃、認證與審查工作,充分顯示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國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當前,我國在一些城市進行了低碳城市的試點,但我國的低碳城市規劃建設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低碳城市規劃發展所需關鍵技術尚不明晰,以致國內低碳城市建設工作流于表面、難以深入。而低碳城市的規劃發展因缺乏科技支撐也存在盲目性,相關部門也很難進行有效的引導、管理和評價。
二、我國低碳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問題分析
1、缺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規劃設計
低碳城市規劃建設起步時間較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實際中主要表現為:
1)缺少從城市發展全局高度制定低碳城市發展規劃;
2)忽略本地工業基礎,盲目發展新興產業;
3)未明確認識到建設低碳城市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
2、城市規劃設計中缺乏生態環保意識
評價一個城市規劃是否合理的重要要素是是否具有生態環保意識。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的城市規劃過于注重社會經濟效應,忽視了對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盡管國家對城市規劃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并要求對城市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編制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這些法律法規并沒有在城市規劃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3、城市規劃中缺乏公眾利益訴求
1)歷史文化建筑等受到嚴重破壞。為了經濟利益,一些城市規劃沒有考慮歷史文化的保持,使一些城市的歷史建筑、城市風貌遭受了滅絕性的毀壞。
2)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的調控作用已經減弱。許多城市規劃缺乏延續性和嚴肅性,一方面,城市規劃可能隨著政府主管領導的變動而變動;另一方面,有些城市規劃的實施進程又滯后于規劃的期限。
3)城市生態受到破壞,環境污染加劇。比如城市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導致地下水源受到嚴重污染,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4、城市中的各種能源的消耗增長速度驚人,且由于城市中對能源的極度使用導致城市環境的愈發惡劣,空氣質量急劇下降、水資源浪費、聲噪污染及城市中固體垃圾堆積嚴重等問題,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發展。
三、低碳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策略
1.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在城市建設中,城市空間布局對于城市運行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引導、限制作用。我國大部分大城市的布局形態,除了少數由于地形條件的限制呈帶狀、組團狀布局外,大部分的城市主要以團狀的集中發展模式布局。這是由于城市建設中,沒有進行有效的規劃加以控制,導致城市形態無序蔓延的現象。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能夠適應城市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利于城市的理性生長以及發展目標的最終實現,同時能夠使得城市的交通環保、有序,使得市民的生活更加環保。而不合理的城市空間布局則會阻礙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
2.城市產業的規劃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研究國際產業發展規律和我國各地產業發展的自身規律,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節能減排戰略和建設兩型社會的有利時機,先行先試,降低高碳產業的發展速度,提高發展質量;加快城市經濟結構調整與升級,加大污染工業、設備和企業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區高污染企業的退出;提高各類企業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標準;制定低碳產業規劃戰略,將可再生資源、高新技術產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3.城市綠地系統的規劃建設
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為體現低碳理念,我們可以合理規劃綠地系統,采用碳中和的方式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植物種植采用喬—灌—草相結合的綠化結構,以鄉土樹種為主,讓其消耗掉居民平常生活中產生的二氧化碳。
1)從城市實際情況出發,確定城市各個階段綠化建設的目標和指標,分析得出在一個城市的市域范圍內,生態、社會綜合效益最佳的園林綠地布局結構,制訂各類綠地規劃、樹種多樣性保護規劃及避災綠地規劃等專類規劃,并為綠地系統規劃目標的實現進行切實可行的建設安排。
2)必須進一步提高市中心綠化覆蓋率,加強三維綠化層次,建筑物的屋頂綠化和墻體綠化能使建筑物在夏天的能耗降低30%左右,減少熱島效應,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狀況與環境質量。
3)規劃完善的城市外圍生態系統,保護外圍城市賴以依托的生態林地、耕地、水系、園地等自然生態要素,構建和諧的城市生態系統網絡。
4.低碳能源開發
能源是城市發展的命脈,不論是生活還是生產,都離不開能源。目前,城市中應用最廣泛的能源就是石油、煤,但是這兩種資源畢竟是有限的而且造成的污染比較嚴重,開發新能源成為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構筑一條穩定、清潔、經濟、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是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任務。
四、低碳城市規劃的發展建議
1.加強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的控制
根據調查發現,在我國的城市生態用地在城市規劃管理體系下,尚未將應有的生態效應發揮出來。主要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大多數的城市綠地常常被挪為他用;其次,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只會將綠地的性質進行控制,并沒有對綠地的形式進行有力的控制。對于生態效應而言,建設不同的綠地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一般所建設的單純景觀效果的綠地,其所產生的生態效應較差。所以如若要實現低碳城市規劃,一定要對綠地規劃進行強化,將城市綠地面積加大,并且種植生態效應較好的樹木以及草地。
2.加強節能措施地運用
現今,城市規劃中運用節能施工技術已經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認可,而其所突出的環保這一特點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重視,節能施工技術的發展前景具有較大的潛力。節能實施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很多方面降低城市建設的成本,其中包括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而且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環保,那么在城市規劃中,更多的節能施工技術也得到了運用,對一些可再生能源也加大了開發力度,以逐步地減少人造材料的使用,這樣不但可以減少使用不可再生資源,也能夠降低了工程投入成本。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低碳生態城市的建設是一個融合多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與相關行業、每個部門共同努力和配合。當前我國低碳生態城市規劃還處在未成熟階段,許多的問題還有待我們的積極探索。此外城市規劃在低碳城市創建中必須充分做到前鋒的作用,在城市規劃機制和管理的每個步驟中考慮到低碳理念以及低碳做法,運用規劃措施有效的節約資源、能源以及環境保護,研究出與國內發展情況相符的低碳發展形式。
參考文獻:
[1]鄭萍、程娜、倪偉橋.基于低碳交通理念的城市規劃策略研究.華中建筑,2010年第08期
[2]陳蔚珍、盧源.低碳城市發展的框架、路徑與愿景―以上海為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