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對琢
摘 要:在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英語閱讀,它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然而,在我國一些職業院校,卻沒有高度重視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主要表現在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一直原地踏步等。為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解決措施,旨在提倡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真正意義上的促進中國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職業學校;閱讀障礙;課堂角色;閱讀材料
英語閱讀在學生學習英語的路上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通過英語閱讀,學生不僅能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獲取相關的信息,還能夠有效地提高語言應用能力。最重要的是,它決定了學生英語學習成效的好壞。為此,教師必須充分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保證更好地搞好英語閱讀教學。
一、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障礙
為有效了解學生的閱讀障礙,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論述:從主觀上講,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閱讀障礙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首先,學生對于英語基礎語言知識的積累嚴重不足,比如英語單詞、習慣用語、固定搭配以及語法規則等。在具體運用時,學生常常分不清什么時間段運用什么語法知識,當學生遇到一些復雜的語言現象時,就會顯得手足無措,亂了分寸;其次,學生的閱讀量相對來說比較缺乏,在閱讀的時候,學生通常是“勇往直前”,沒有一定的閱讀技巧以及學習策略;再次,學生不了解文章的相關背景,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只是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去評價一篇文章,最終只能是斷章取義;最后,學生在閱讀時采用的方法大多是錯誤的。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習慣了逐字逐句閱讀,而不擅長于整體閱讀。從主觀上講,目前職業學校有些閱讀教材相對于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難度,生詞量比較集中、復雜程度高、閱讀任務難,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二、及時轉變教師的課堂角色
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學生的主體地位通常會被人們忽視,傳統閱讀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的任務就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過來的知識。久而久之,英語閱讀教學就會失去其原有的生動和活力,最終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人們指出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隨之而來的,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傳統教學相比,教師不再是教學的權威者,相反的,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以及促進者,為此,教師必須轉變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而要精心地設計和組織閱讀課課堂教學、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知識,發現知識的魅力,以發展學生的能力。新課程還指出,要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閱讀課上,教師要不斷改變過去以包辦式的講解代替學生思維的狀況。反之,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方法,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言以蔽之,教師應明確自己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要能夠在課堂上找準自己的定位,真正意義上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不斷優化閱讀材料
在學習第二語言的時候,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克拉申曾經說過,沒有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就沒有語言的習得。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要充分地考慮材料的可理解性,如果材料的語言難易程度或者說是可理解性超過了學生可接受的范圍,那么,這樣的閱讀材料無疑是作廢的。在我國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基礎都十分的薄弱,他們所能記得的詞匯量少之又少,更別說是理解相關的語法知識了,如果教師所選擇的閱讀材料生詞量過大,語法過于復雜的話,就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就會出現學習困難,甚至是中途放棄的現象。為此,教師必須以淺顯易懂的閱讀材料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現實需要對閱讀材料的內容做出大膽的調整以及簡化。此外,閱讀材料的選擇要充分地考慮材料的趣味性。在職業學校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或者是學習積極性低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缺乏趣味性,為此,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關心的、感興趣的話題作為閱讀材料,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動機。在學生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閱讀的書籍展開角色扮演,然后幫助學生繪聲繪色地將書本上的畫面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學生就能夠靈活地創造并使用自己所閱讀的材料,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發展。
綜上所述,提高職業學校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本文著重提出了其中的三點: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障礙,以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其次,教師應學會及時轉變自身的課堂角色;最后,教師應不斷優化閱讀材料,及時地對閱讀材料做出調整。
參考文獻:
黃娜.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困境與出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