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伶俐

摘要:目的:探討溶血現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的影響。方法:本院接收的健康體檢者中隨機性抽取52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健康體檢者每人采集5mL的血液平均分至2支試管中,1支給予人工溶血送檢,另1支給予常規送檢,并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按統一的質控標準運用雙盲法排除異常者。結果:研究組溶血標本的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轉移酶( AST)、乳酸脫氫酶( LDH)、總膽固醇(CHOL)明顯高于正常指標;堿性磷酸酶( ALP)相對低于正常指標;對照組與研究組三酰甘油(TG)、尿素氮( BUN)、葡萄糖( GLU)、肌酐(Rr)、血尿酸( UA)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溶血對血液細胞中的AST、ALP、Glu、ALT等生化檢驗項目有著嚴重影響,為保證檢驗結果的正確性,提高血液生活檢驗的質控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溶血現象;生化檢驗項目;影響效果
溶血是指體內紅細胞破裂,造成血紅蛋白的紅細胞溢出的現象。在檢測血樣時,出現溶血現象是生活檢驗項目中常見的干擾因素之一。導致溶血的原因諸多,如皂堿、低滲、機械性振蕩、及與乙醇、乙醚、驟冷、膽堿鹽、過酸過堿等都是造成溶血現象的原因[1]。如果血液中紅細胞濃度高于血漿濃度,容易使實際值與測定值之間產生偏差,且血小板、血液白細胞遭到破壞所釋放出的成分對測定結果也有一定的影響。本研究選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接收的健康體檢者中隨機性抽取52例作為研究對象,就溶血現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
(1)選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接收的健康體檢者52例,其中男26例,女26例,年齡為16~46歲,平均年齡為33.1歲。在對體檢者進行血樣取樣時,分別準備兩支試管,將抽取的5mL血樣平均分配至兩只試管中,每支各2.5mL。將兩支試管做好標簽和記錄,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在進行溫室自然分離30min后,在離心機中1200r/min的速度進行10min離心[2], 在抽取1mL的血清做檢測樣品,并做好登記和標簽;對照組給予人工法對血樣進行溶血,利用研究組相同條Joan對血清進行離心分離,同樣取1mL的血清做檢測樣品,并貼好標簽。
1.1方法
根據生化分析儀的基本操作流程進行檢測,將事前準備好的ALT、AST、LDH、CHOL、ALP、TG、BUN、GLU、Rr、UA等指標濃度,運用電解質分析儀血清樣本中的K+濃度進行測定,對樣品檢測在10左右,對每次測定結果做詳細登記,取其平均值作為檢測標準[3]。
1.2數據處理
使用SPSSl8.O進行處理,組間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兩組檢查對象ALT、AST、LDH、CHOL、ALP、TG、BUN、UA比較
研究組溶血標本ALT、AST、LDH、CHOL明顯高于正常指標; ALP相對低于正常指標;對照組與研究組TG、BUN、GLU、Rr、UA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詳細見表1:
3.討論
溶血現象主要是體內溶血與體外溶血,體內溶血是由于配血不當而導致的輸血反應,中藥注射液引起的藥物毒物反應,以及人工心臟瓣膜植入、大血管手術導致的物理因素等。體外溶血是指先天性血細胞脆性大形成的代謝性因素,驟然冰凍、強力震搖破壞導致的物理因素,以及活性劑、乙醚、乙醇產生的化學因素等[4]。ALT、AST、LDH、ALP在細胞中的外液含量在20~160倍左右,在細胞內外的濃度差距較大,做稍微的溶血現象對演策結果造成巨大的影響,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細胞內的血紅蛋白對膽固醇酶法測定的結果有一定的干擾作用。在本研究中對52例健康體檢者進行常規檢測和溶血檢測,檢測結果表明研究組ALT、AST、LDH、CHOL明顯高于正常指標; ALP相對低于正常指標;對照組與研究組TG、BUN、GLU、Rr、UA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因此,醫護人員在進行血液取樣、制樣、檢測過程中,應規范采血流程和技術,采血器具要保持干凈衛生、干燥,采血器壁內不能殘留水跡,同時對采血器要進行消毒、滅菌,但不能使用酒精消毒,酒精具有溶血效果。在血液標本采集完成后,應在短時間內將血清分離,血液不能放置冰箱、冷凍室內,以免在血樣溶化后出現溶血現象。防止其他化學試劑、消毒藥物進入采血器中,一旦發現血樣有溶血現象,應盡可能的重新采集血樣。保證樣檢驗結果與體檢者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符合,更有利于醫師對血液出現異樣的體檢者進行指導或治療。
參考文獻:
[1] 羅祖軍,鄒德學,王強等.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干擾和影響及對策研究[J].重慶醫學,2014,(22):2879-2880,2883.
[2] 龍躍兵,朱偉斌,章美燕等.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及校正方法的探討[J].廣東醫學,2011,32(12):1562-1563.
[3] 朱燕忠,周琳,管愛軍等.臨床生化檢驗中溶血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5,(1):160-161.
[4] 武莉芳.溶血現象對酶類生化檢驗項目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4,(17):2660-2661.
[5] 劉亞普.溶血標本對生化檢驗指標的影響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6):1874-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