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英
摘 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個性化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因此就對個性化教學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作出研究。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主體性;教學效率
21世紀是一個注重個性化差異的時代,因此中學教學也應該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進行個性化教學。而且在中學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個性化教學還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老師應該加強個性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
一、實現個性化教學的原則
1.主體性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必須要充分地認識到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因此要開展中學數學的個性化教學,就必須以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為原則,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也就是說在中學數學課堂上,老師要尊重每一個同學,尊重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開展教學,從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2.創造性
在進行中學數學個性化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秉承創造性的教學原則,努力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環境中更好地進行創新,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
3.差異性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位學生所擁有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實現中學數學的個性化教學,就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然后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開展差異性教學。
4.發展差異性
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都不一樣,所以他們的發展方向也是不一樣的,要做好個性化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發展差異性。
二、在中學教學中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策略
1.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提高對學生的認識
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首先就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和認識,所以在中學課堂上,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性格愛好等。例如,在中學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那么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例如,A同學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神情自若,吐字清晰,語調不急不慢,聲音鏗鏘有力。而B同學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神情靦腆,說話結結巴巴,聲音微小。老師就可以根據A、B兩位同學的回答情況以及回答過程中的肢體表情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等等。例如,A同學的學習成績應該比較優秀,因此他才能自信地回答老師的問題,而B同學的數學成績應該是比較差,所以他在回答問題過程中才會表現得如此不自然。所以為了實現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中學數學老師就要加強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
2.完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學數學的個性化教學,數學老師應該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使得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因此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比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教學,對于不同的學生,老師所給予的引導應不一樣,比如對于數學思維比較差的學生,老師在進行引導教學時,就要深刻一點,而對于一些數學思維比較好的同學,老師只需要對他們進行提點,就可以提高他們對數學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中學數學個性化教學,老師可以使用引導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
3.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從而更好地實現個性化教學
在中學課堂上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個性化的教學效率。所以數學老師應該加強信息技術在個性化教學課堂上的應用。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播放一些關于幾何圖形的問題,借助信息技術播放幾何圖形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該幾何圖形,從而更好地開展對此問題的思考。所以中學數學老師在進行個性化教學時就可以適當地借助信息技術,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實現個性化教學,不僅是現代教學的要求,更是現代社會的要求,因此實現個性化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數學是一門對于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實現個性化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馬武文.個性化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4):50.
[2]李孔政.個性化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