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教育關注的重點內容轉向教育質量和品質,更多的是對學生智慧的關注。在中學教學過程中,培養有智慧的學生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中學政治智慧課堂的構建進行探析。
【關鍵詞】中學政治 智慧課堂 建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5-0116-01
傳統教育過程中過于重視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忽略了對學生智慧發展的關懷。教育改革要求教育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應從傳統的傳授知識教育轉向培育智慧的教育。本文從教學論的角度出發,以智慧發展為視角,對知識課堂教學的弊端進行分析。
一 智慧課堂的概述
智慧課堂是與傳統的知識課堂相對的課堂。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通常將知識作為一種靜態的事物強加給學生,從而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人格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創設了智慧課堂,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從核心教學入手,從關鍵的教師教學入手,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利用先進的理念對教學實踐進行指導。在智慧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能互動,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讓學生運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吸收。智慧課堂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對學生發展個性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智慧課堂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多種教學特征,其本身具有啟智性,在教師講解表述清楚的情況下,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能點燃智慧的火花,從而啟發學生的心智。此外,智慧課堂還具有創造性的特征,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形成創新意識,在思考的過程中能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最后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智慧課堂體現了一定的道德性特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育學生的真善美。
二 建構智慧課堂的策略
1.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的主題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還原,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能對其進行有效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將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歸還給學生。更多的教師仍然在教學中扮演著灌輸者的角色,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構建智慧課堂,將教與學相結合,將課堂活動作為師生互動的載體。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近距離交流,對學生進行深層啟發,從而達到共同思考的目的。對于學生智慧的培養和思想能力的提升是中學政治課程的主要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2.發揮教學資源的有效性
教學資源的有效使用是課程順利開展的保障。在中學政治教學中,不能將教學資源作為一個靜態的事物來看待,應借助于教學資源的生動性實現教學的最終目標,增強學生主動應用知識的能力。一般情況下,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服務課堂的角色,是實現課堂知識在學生思想中內化的主要媒介。如教學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時,對于這一課程資源的選擇應該從宏觀角度出發,選擇一些能體現國家發展、經濟繁榮的圖片或視頻,也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列舉學生生活的具體環境變化,或列舉近年來各城市發展的情況,通過對人們生活水平變化的對比,使學生能了解國家實力的提升。通過展示教學資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課題有深層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由列舉生活中的變化,或學生通過其他方式了解到的國家的發展變化。有學生在列舉的例子中提到自己生活的變化,主要是體現在家用電器的增多,住宅面積的增大,還有住宅環境的改善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國家實力的增強。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圍繞自己的生活環境列出更多的案例,這不僅能夠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還能在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生成,從而體現學生的智慧。
3.實施合作性和開放性教學策略
通過選擇教學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一個教師的智慧。合作性的教學策略具體指的是教師通過教學策略使自身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關系,從而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開放性的教學策略具體指在教學過程中拋棄傳統的死板教學模式,從學生的發展入手,利用教師的智慧感染學生,將智慧滲透到課堂中,在課程設置過程中使智慧得到滲透,從而幫助學生構建一種獨特的能自我完善的智慧體系。
4.創設情景教學
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智慧的發展,只有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下才能使學生的智慧得到快速發展。緊張的氛圍不適合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在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和學生成為朋友,對學生思考的問題進行思考,對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去嘗試,學生能得到尊重,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引領學生智慧的發展。
三 結束語
中學政治課程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必須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思考的能力,從而為智慧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林.用幽默激活課堂 用笑聲啟迪智慧——淺談幽默藝術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5):82
[2]張永莉.激發興趣,提升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石[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9)
[3]邱怡寧.打造高效政治復習課堂需要哲學智慧的引領[J].學周刊,2011(34)
[4]文樹軍.讓智慧的火花在政治課堂自由綻放[J].學園,2013(27):1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