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
摘 要:初中體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有效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而想要優(yōu)化體育教學,僅僅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是不夠的,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堂學習中,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體魄。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積極性
一、準備活動別出心裁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是以學生圍繞操場跑或簡單的關節(jié)活動作為“開場白”,這樣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已經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面對這樣的教學模式早已經乏味厭倦,所以在體育課堂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不高,懶散、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更是隨處可見。因此,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狀態(tài),利用創(chuàng)新的開場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重新點燃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為了提高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效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前活動,通過良好的課前導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體育訓練充滿信心,從而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對于體育課前活動的選擇教師要特別注意,盡量與教學課程標準聯系起來進行規(guī)劃,要注意活動方式的新穎別致,從而有利于吸引學生的眼球。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選擇一種學生都非常熟知的游戲活動,經過教師的自創(chuàng)來有效進行課堂導入。例如,在練習跳山羊的體育課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做一些類似于跳山羊的比較基本的動作,從運動幅度小的動作開始,以熟練運動技巧;在學習投擲鉛球的運動項目時,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為一組,讓這兩個學生的右腳緊貼著站立,方向相反,然后兩個人的右手緊緊相握,左手自由活動。在做好這些動作之后兩個人保持狀態(tài)不變的情況下想辦法使對方失去站立平衡。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練習,不但能夠讓學生了解課堂學習的內容,還能夠迎合學生的好奇心理,有效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之中。
二、場地布置不落俗套
在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場地的布置情況也應引起教師的深思,如果場地選擇不當,將很難激發(fā)學生的練習欲望,不利于學生的體育學習。同時,一個良好的場地布置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調動學生的練習熱情,還能夠有效地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例如,跑道一般都是環(huán)形的,整體看起來就像圓規(guī)畫出的圓形,這時教師可以將跑道比作幾個同心圓,畫出幾個相切的同心圓跑道,在跑步的時候學生可以在不同的跑道按照不同的方向跑步,這樣的訓練方式不但很新穎,還能使學生感受到跑步的樂趣。再如,在足球場進行足球練習時,體育教師可以將一個大的足球場地分為幾個相鄰的小長方形場地,每一個長方形場地分配一組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足球技能的練習,這樣新奇的場地訓練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生體育訓練的積極性。
三、靈活運用代替器材
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可能會涉及一些技術難度比較大、危險性較高的體育項目,例如跳高、跨欄、投擲鉛球或撐竿跳等體育運動,這樣的體育運動會讓大部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降低,有些學生面對這樣的活動很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在練習面前望而卻步。那么如果在體育練習過程中,教師能夠將這些體育器材進行有效的替換,就會有效減弱學生的恐懼心理,同時這樣的替代器材也會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新的運動形式,從而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例如,在練習跳高或者跨欄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橡皮筋對器材進行有效的替換,這樣的練習能夠讓學生的安全感倍增,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模式也非常感興趣,愿意去練習。再如,學生在練習頭頂球這個體育運動時,教師可以先將氣球裝上水,然后讓學生進行頭頂氣球的練習,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感受氣球在頭頂部的位置,還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歡樂的練習氣氛,使學生樂此不疲地進行運動練習。此外,在學習投擲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投擲紙質的球體,這樣輕的物體在投擲過程中更需要技巧,學生必須使用更多的力氣,同時,學生也會對此產生更大的新鮮感。通過這樣的器材替換不但能夠保證學生的安全,還不會影響教學效率和進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四、練習活動形式的多樣化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以往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教師總是反復強調學習固定的幾個規(guī)范動作,這樣的教學形式太過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起來也非常被動懶散。近年來,教育部門對各地區(qū)的體育教育進行了改革,改革要求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利用新的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單一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讓學生對體育學習充滿強烈的渴望,從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之中,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練習接力賽跑的時候,一般的練習規(guī)則就是讓學生分組進行接力賽跑,而如果教師在接力賽跑中加入一些新的創(chuàng)意元素,在學生接到棒后讓學生繞著某一個標志物轉一圈再繼續(xù)奔跑,或者是在跑道上設置幾個障礙物,讓學生一邊跑步一邊躲避,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在跑步過程中的反應能力,還能夠讓學生有一種樂在其中的感覺,讓學生在賽跑中感受快樂。另外,在籃球運動訓練中有一個兩人互傳球的環(huán)節(jié),在傳遞籃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兩人之間設置一個人進行防守,要求防守人員不得離開規(guī)定的范圍,這樣不但能夠起到練習的作用,還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合作默契,有利于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提高。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于課堂之上,學生的競爭意識也會越來越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主性,從而積極地參與到練習中。
在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學生個體性差異的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體質和能力,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通過這樣的因材施教,使學生的長處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例如,在練習跳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教學器材的高度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然后根據學生能力的高低適當的制訂教學目標去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在完成自己能力范圍的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挑戰(zhàn)自我、進行自我。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成就感中不斷進步。而對于一些開放性的練習活動,教師不要制訂嚴格的要求和規(guī)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探究能力,從而能夠高效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傳球練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球的數量和人的數量進行明確分配,然后大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練習中去探索創(chuàng)新。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教師還可以不定時地對人數進行變換,然后再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方案的制訂,這樣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教學空間去展示自己的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化得到發(fā)展。
五、加大體育投資,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教學過程中,學校只重視學生主科的教學投入,對于體育這種運動類科目,學校的重視度一直不高,有的學校竟然連基本的教學器材都不配備,還有的學校即使配備了教學器材,數量也非常稀少,在課堂上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訓練要求,教師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也過于單一,這樣的教學成效可想而知。少年強則國強,而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則關乎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因此,學校應該重視體育課程,加大對體育課的投資力度,為學生配備應有的教學器材,并在一定時期內進行器材的維護和更新。除此之外,還應該對體育教師進行專業(yè)的教學培訓,讓教師接觸新時代的知識與教學方式,與時俱進,這樣教師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提高,在今后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才能積極開展現代化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體育運動對學生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利用新的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在自我學習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世友,高彩.我國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分組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J].肇慶學院學報,2002(5).
[2]劉愛軍.淺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J].速讀:中旬,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