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秀
摘 要: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中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而現在的詞語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究竟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采用哪些高效的教學策略,確實值得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教學策略
詞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構筑語言的建筑材料,沒有了詞語,語言將會顯得空洞。那么對于小學生而言,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如何才能夠準確地理解和運用詞語呢?身為一線的語文教師,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疑惑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詞語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可是詞語教學存在問題。首先我們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較多的是在講授,而很少關注到學生的切身體驗。有的教師直接把詞語的意思告訴學生,多采用的是死記硬背的方式,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其次是缺少了對詞語背后含義的深刻理解。如,成語“葉公好龍”不能只看表面的含義,需要進一步了解這個成語背后所蘊含的比喻義“比喻表面上喜愛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的喜歡。”最后就是缺少足夠的詞語訓練。在實踐的教學中,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無法進行足夠的訓練,所以也達不到訓練運用的效果。
詞語教學存在著這些問題,那么,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來解決呢?
二、衣帶漸寬終不悔——探究
(一)精準理解
1.直觀形象法
理解詞語是準確運用詞語的基礎。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可以采用直觀形象法,這種方法是學生樂于接受的。直觀形象法就是利用實物、圖像、幻燈片等手段加以生動地演示,向學生提供感性直觀的材料,從而理解詞語含義。如,《月亮灣》一文,里面有一個動詞“繞”,可能有學生不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前來表演,一個學生扮演村莊,一個扮演小河,一個圍著村莊轉,表演結束后不需要教師說什么,學生自然就明白了。
2.聯系生活實際法
聯系生活實際來準確理解詞語的含義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體驗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透徹理解詞語的含義,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對詞語的含義印象深刻。如,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海底世界》一文中,“那么,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也不是。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對于什么是“竊竊私語”有一些學生不理解。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感受,“孩子們,你在課堂上特別想和同桌說話,可是老師正在上課,為了不讓老師發現,你可以怎么樣呢?”這時候,一個學生說:“我可以這樣竊竊私語。”一邊說一邊做出了趴在他同桌耳邊的動作。這時候全班學生都會意地笑了,是啊,學生都理解了“竊竊私語”的含義。
3.對比法
因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對比可以讓事物更加清晰。所以比較是學習詞語含義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如,《海底世界》一文中在介紹海底動物的活動特點時,體悟“巴”一詞的準確性時,就可以讓學生比較“巴”和“貼”的不同。“貼”是直接粘在上面,而“巴”卻能描繪出貝類緊緊地粘在上面,不容易被輪船甩掉,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貝類的力度。經過比較,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巴”的內涵,從而理解了貝類的活動特點。
(二)有效訓練
語言只要通過有效的訓練才能夠真正掌握,詞語作為語言的基本單位,也只有在語句的訓練中才能夠真正掌握。如,在教學《槐鄉五月》時,“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好一個“浸”字,作者用得是多么生動形象啊!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的方式來理解“浸”的含義。原來“浸”的含義是“泡在液體里”。那么浸在香海中,就是泡在香海中了。總之,只要是槐花香氣可到之處到處都是香氣,這就是香海。理解了“浸”的含義,就可以讓學生當堂進行相關的練習。如讓學生寫秋天小區里的桂花香,就有學生這樣寫道:金桂飄香,空氣中到處彌漫著一股甜甜的香味,讓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如果每一節課都能夠通過這樣的詞語練習來訓練學生把握詞語的能力,那么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關注用詞的生動形象,從而激發學生對詞語運用的更高追求。
(三)鮮活運用
準確理解詞語含義和有效的訓練,最終都是為了鮮活地運用詞語。我們教師要有意識地引領學生去領悟詞語的精彩世界,借助語境或者生活的實際體驗去體悟詞語的意蘊,從而準確運用詞語。如,在《爭論的故事》一文中有一個詞語是“不以為然”,學生很難理解和運用。我們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弟弟說的是用火烤,哥哥卻否認了這樣方式,主張應該煮了吃,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方式,那么哥哥的“不以為然”,應該是他認為弟弟的方式不對,所以“不以為然”的意思應該是不認為是對的。理解之后就會運用了。有學生這樣說道:“我們班小毅上課不認真聽講,老師批評了他,他還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真是討厭!”這樣教師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并且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學生靈活地運用“不以為然”這個詞語,詞語教學得到了提高。
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解疑
語言大師葉圣陶先生曾說:“無論是聽、說、讀、寫,只要學好了語言,就可以學好語文,因為語言是學習其他一切的基礎。”那么作為語言基本單位的詞語,就顯得尤為重要。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走進詞語的世界,做到理解和運用的融會貫通呢?語文教師應加強詞語教學,在讓學生理解、積累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詞語的訓練和運用,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體悟詞語的準確性和鮮活性。學生在不斷地理解、訓練、運用中慢慢地走進詞語的新天堂,教師也在慢慢的啟發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宋尚琴.一詞一世界:詞語教學策略例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3:36-37.
[2]陶宏春.讓詞語教學鮮活起來[J].語文教學通訊,2011:49-50.
[3]糜麗英.為學會運用而教:新課標理念下的詞語教學例談[J].小學教學研究,201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