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才
摘 要:遞增課外活動內容,強化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近年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由于過分注重對學生生詞及語言的教學,從而導致學生綜合能力的下降,得不到預期想要的教學效果。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應用課外活動來強化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課外活動;小學語文;策略
語文教學的宗旨就是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了解及掌握我國傳統文化知識,幫助學生塑造身心健康和內在涵養。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學習,一個是生詞、一個是語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因為小學生特殊的年齡關系,存在著活潑好動、好奇心極強等性格特點,所以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水準。課外活動內容的開展,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對學生的學習生涯將產生重要影響。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目前的現狀問題,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應用課外活動教學手段進行具體探究,提出課外活動的對策建議及重要意義。
一、開展主題活動
課外活動需要開展一項主題活動內容,對提高課外活動效果更加有用。教師需要在開展課外活動之前結合大綱要求,設置相關的主題活動,使得學生可以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另外,通過課外活動,也使得學生增加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例如,每年到母親節、父親節,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感恩活動,感恩母親、父親,邀請學生的家長也參與教學活動當中,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與母親、父親之間的交流,使得學生和家長之間和諧相處。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內在修養,同時也會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開展競賽活動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不斷的推行,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逐漸被摒棄。但是,并不是說完全刪除掉,因為考試還是可以檢驗一些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有些學生可能會對考試沒有免疫力,嚴重的話就會對語文產生強烈的反感。通過教師開展很多的競賽活動,不斷促使學生認清自身的地位。然后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逐漸開展良性的、友好的競賽活動。由于小學生年齡的限制,與其他人員之間很容易產生矛盾,需要教師給予及時的處理與解決。所以,教師開展競賽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斷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增加課外寫實
小學生普遍都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從而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質量。為了迎合小學生特殊的性格特點,教師需要更多地探究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自主探索語文教學內容,積極參與其中。在課外活動的教學內容中,可以引入課外寫生內容,帶學生走入大自然當中,感受環境給我們帶來的美好。通過課外寫生,不但鍛煉了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內在素養。
四、加強課外閱讀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可以從很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尤其是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及求知欲,通過定期對課外閱讀量的掌握,使得學生習慣了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培養。當學生加強了對課外閱讀的能力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保障課外閱讀的效果,使得教學內容與閱讀內容相符合。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外活動的開展,可以避免小學語文教學與小學生的性格產生沖突的可能性。但是,開展課外活動并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師需要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活動任務的順利完成,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
尋找小學語文教學最佳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劉曉艷.論如何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教育建設,2013(19):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