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雙鶴
摘 要: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學生不愿意與班主任老師分享自己的歡樂和痛苦,那么,任何的教育都是無稽之談,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職業學校的班主任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本文重點論述職業學校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技巧。
關鍵詞:職業學校 班主任 學生 溝通
溝通即交往雙方在思想與情感上的一種交流過程。職業學校的班主任應掌握并運用好溝通技巧,以便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
一、職業學校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現狀
職校學生學習基礎較差,他們有的自卑、有的叛逆,對學習缺乏興趣。在課堂上,他們經常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老師看到了會加以批評,有的學生能夠接受,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有的學生則在言語上頂撞老師,自由、散漫,缺乏自律性。
現在的職校學生普遍都是“90后”,他們追求時尚,個性張揚,對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不屑一顧,不愿意接受學校的管理,總帶用偏激的話語與班主任溝通。
二、造成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現狀的原因
1.心理因素
職校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不理想,容易被老師忽視,慢慢地他們開始自卑、自暴自棄。進入職業學校后,他們在與班主任的溝通時也會帶著抵觸情緒。
2.年齡特征
職業學校學生的年齡多在16至19歲,而且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是叛逆、追求自我、自由散漫等,他們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張,不愿聽從別人的建議,不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特別反感班主任反復談話式的教育方式。
3.家庭因素
據調查,約有50%的職校學生來自單親家庭,家庭因素對人的成長起著重要的影響。而職校學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對他們心理發展的影響是不健全的,特別是還有的學生與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由于長輩的年歲大,對晚輩的教育方法難免出現偏頗甚至溺愛,認為孩子犯點兒錯誤沒什么,缺乏對他們的思想教育,最后縱容了他們的行為。
三、職業學校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方法與技巧
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對學生不良的行為表現,既不能聽之任之、任其發展,又不能反復地進行單一的說教,讓學生對班主任產生反感。班主任應該運用有效的溝通方法,真誠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1.以誠心去感動學生
我們經常說換位思考,這在心理學中叫做“移情”,也就是角色互換。班主任對學生要以誠相待,真心地為學生著想,用自己的言行感動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誠意。同時,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學生的興趣與特長,為他們提供展示興趣愛好的平臺,鍛煉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如筆者當班主任時,班級里有一個學生非常內向,不愿意與人溝通交流,班級里的同學都疏遠她。筆者側面找她談了一下,了解到她父母離異了,父母都不要她,她只能跟著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不幸的生活經歷使她很自卑,因此,她拒絕與別人交往。筆者與她談話時,她也只是一問一答,多余的話一句都沒有。有一次,筆者不經意間聽同學們說,她畫畫很好。筆者猜想,她或許在美術方面有天賦,于是,讓她參與設計班級的板報,結果令同學們都很吃驚,板報設計得非常漂亮。筆者微笑著給予表揚,同學們都為她鼓掌,她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從此以后,她不再封閉自己,開始與同學交流,最后考上了大學。由此可見,老師真心地對待學生,他們也同樣會給予真心的回報。
2.經常與學生面對面談心
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最忌諱的就是老師高高在上,學生低低在下。這樣會使學生與班主任產生距離感。所以,當師生談話時,不妨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這樣能夠讓學生感到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在這樣的交流環境中,學生有什么心里話都愿意與班主任說,與班主任分享喜悅與煩惱,這樣,班主任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
3.了解批評的藝術
職業學校的學生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一樣,都會犯一些小錯誤,班主任經常會批評學生,然而,長期的批評會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反感,因此班主任在說服教育時,不妨適當地運用一些批評的藝術。
(1)不能獨斷專行。班主任在與學生談話前,首先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做到心中有數,千萬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學生,做到對事不對人,否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2)注意場合。班主任不要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刻意批評某個學生,這樣會產生負面的效果,既會使犯錯誤的學生面子上過不去,又會使全班同學畏懼老師,導致師生關系疏遠。
職業學校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場所,職業學校的班主任既承擔著教書的任務,又肩負著育人的重擔。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與學生溝通時要用心,真心、真誠地對待每一名學生,讓學生在溫暖、關愛、平等的班級氛圍中茁壯成長。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鶴崗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