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當代社會網(wǎng)絡高速發(fā)展,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快,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交際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高中階段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段,每個想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學生都需要掌握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如今,我國的農(nóng)村高中英語教學面臨著教學質(zhì)量不高的現(xiàn)狀,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手段進行優(yōu)化,巧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提高英語水平和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教學手段;學習興趣;教學效果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的教學關注點逐漸由學生學習成
績的提高轉(zhuǎn)向?qū)W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當今社會,英語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外交語言,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語言技能。可是由于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目前我國農(nóng)村高中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水平并不高,
而課堂作為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主陣地,如何對教學手段進行優(yōu)化,
如何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師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下面本人就結(jié)合江蘇牛津版高中教材中的不同教學案例與大家分享我的成功做法。
一、巧用課堂導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新穎的導入語言和多變的導入方式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他們的參與興趣,使他們?nèi)硇牡赝度肜蠋熃酉聛硭v的知識中,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易于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例如,牛津版模塊二第二單元Project是一篇介紹香格里拉地理位置以及風土人情的文章。要求學生通過對香格里拉的全面了解,自己模仿制作一個旅行小冊子。如何讓對于香格里拉一無所知的學生對本課題感興趣并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呢?我在教學導入部分的設計是:讓學生欣賞一段5分鐘左右的關于香格里拉的視頻。視頻雖短但突出了課文中的要點。視頻欣賞完后,學生都還沉浸在香格里拉的人間天堂里時,我向?qū)W生拋出一個問題:What is your feeling
after appreciating the video about Shangri-la?Please share your feeling with your group members.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感悟用英語進行描述,并與同學進行分享。學生的討論熱情高漲,觀點描述各不相同。在學生的自由發(fā)言中,已經(jīng)向?qū)W生導入了這堂課的內(nèi)容,而且還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課堂氛圍也活躍起來,這
為學生接下來對課文難句的理解和旅行小冊子的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創(chuàng)建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英語課堂。
二、巧用小組合作和競爭,開展多元化教學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learn how to learn)”,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討論、合作參與和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完成任務,實現(xiàn)目標,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從而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牛津英語模塊九第三單元Reading是一篇關于national flags,colors and cultures的文章。本篇文章涉及法國、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國旗的歷史文化和不同顏色所代表的含義。在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有了很好理解的基礎上,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組合作和競爭,為班級設計一面班旗。同時還要求他們在小組展示設計成果時,用英文介紹他們小組的設計思路、班旗的文化背景及顏色所象征的含義。事實證明,學生的小組合作成果是豐碩的,作為他們的老師,我感到非常自豪。每一組學生的班旗設計都構(gòu)思巧妙,富有極強的想象力,突出體現(xiàn)了“團結(jié)、合作、進步、成功、班級凝聚力”等主題。
三、巧用多媒體,提高英語課堂實效
目前,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大部分學校已被教師所采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教學容量和教學成效。但同時也有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完全用多媒體替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課堂上課件一張一張地過去,而學生的大腦和視線也是走馬觀花,課后學生的感覺除了累還是累,更別說課堂效果了。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根據(jù)課型和課堂內(nèi)容,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牛津英語模塊八第二單元有一篇關于From the blues to pop的文章,文中描述了 early Jazz, R&B, rock and role ,1960s pop music等多種國外音樂。同時文中還涉及Louis Armstrong, Big Joe Turner, Presley(the King of Rock and Roll)以及the Beatles等不同風格音樂的代表人物及他們的代表作品。顯而易見,作為農(nóng)村中學生,他們對于本課話題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每當學習到一種音樂,我就讓學生欣賞一段對應的音樂,使學生可以把圖像、聲音和課文所學內(nèi)容有效融合起來,這樣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學習效果,而且豐富了他們對本課話題音樂發(fā)展歷史的了解。還有在模塊三第一單元 word power部分向?qū)W生講解sunny,cloudy,snowy,rainy,hurricane等天氣時可以將各種天氣的動態(tài)畫面以多媒體投影的方式向?qū)W生播放,再配上同期聲,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不同話題詞匯的記憶,使課堂教學變得更高效。
總之,英語是高中階段一門舉足輕重的學科,是網(wǎng)絡社會和地球村時代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語言技能。面對當前農(nóng)村高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不高的現(xiàn)狀,英語教師需要積極投入教學改革中去,對教學手段進行優(yōu)化,巧妙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祝毅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學生英語:中旬刊,2014(05).
[2]肖娉.高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策略探究[J].中學生英語:高三版,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