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平
【關鍵詞】 物理教學;抽象思維能力;培養;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0—0063—01
對于理科生而言,學好物理是非常關鍵的。物理不僅是學生的必考科目,并且也是學生的提分科目。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抽象思維會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高中時期是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一般而言,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只有不斷增強自身的思維能力,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從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現狀分析,很多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的,教師的教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量變,二是質變。前者是指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對技能進行積累,后者則是指學生在掌握一定知識的前提下,自身的思維會得到穩定發展。因此,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教學方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些自己的看法。
一、改進教材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基礎
教材是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對教材進行改進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證教材與教學相配套,為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保障。現如今,在物理教學的大綱規定之中,需要對當前的物理教材進行加工與改造,并且要突出其結構,加強對抽象思維的培養。首先,要建立具有系統性的高中物理知識與結構,要將物理知識的各個章節與內容進行整合,使之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適應。其次,在高中物理教材中要突出實驗內容,要利用實驗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高中物理的實驗重點需要放置在設計思想上,要加強對實驗數據的認識,不可將重點放在實驗操作與觀察實驗的結果上。
二、改進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關鍵
1. 要從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角度出發,增強學生的目的性、方向性,從根本上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努力培養出具有優良思維品質的學生。
2. 現代認知心理學表明,學生在學習中的認知結構主要是同化以及順應的過程。在良好的教學條件下,學生要對知識有所理解,并且要掌握知識獲得的主要方式,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 教師要因材施教,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避免學生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另外,還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并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所包含的規律進行分析與掌握,使他們在不斷探索以及不斷實驗中對物理知識徹底掌握,從而實現以知識結構為主的學習模式。
三、改變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措施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學模式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促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變革。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發揮,并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他們總感覺高中物理知識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筆者認為,高中物理教師要進一步轉變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當課堂的主人公。另外,高中物理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灌注式教學模式,要積極將實驗引入到課堂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比如,設置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為3—5人一組,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得出答案。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是非常關鍵的。只有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將物理教學中所遇到的難題進行解決,才能促使物理教學任務更加順利地完成。因此,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靈活采取多種教學策略,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