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英語戲劇編演對初中學生口語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
朱艷
【摘要】2016年上海市中考英語將增加口語測試,這一舉措凸顯了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基礎薄弱,資源匱乏,教學形式傳統、單一。文章根據校本課程《初中趣味英語戲劇賞析與編演》開發的背景和價值,探究英語戲劇編演在提升學生口語能力方面的操作過程并展望研究趨勢,以期促進農村中學口語教學效益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戲劇編演;口語能力;理論基礎;實踐;反思
(一)研究背景
隨著交際教學法在中國英語教學界的推廣和應用,國內的外語教學流派對英語戲劇編演有一定的研究,但僅在情境教學和合作學習中提到短劇表演這一形式,沒有形成綜合的方法指導和數據證明。2016年上海市中考英語將增加口語測試,回歸對語言應用性的考查。在當前突出發展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形勢下,開發口語交際類校本課程和創設合作環境是英語口語課改的一大趨勢。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校本課程《初中趣味英語戲劇賞析與編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有創造力的語言輸出平臺。學生通過編演戲劇提高口語表達、創新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獲得語言實踐的機會,力求銳意創新,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思維和交流能力。
(一)交際法教學理論
卡納爾和斯溫認為交際能力包括四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1.語法能力;2.社會語言能力;3.語篇能力;4.策略能力(徐強2000)。采用交際法教學側重于交流形式,同時不排斥語音語法教學。戲劇編演是教師將學生置于模擬的交際場合中,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運用語法實現自己的表達和溝通意愿。他們共同營造輕松熟悉的舞臺環境,從而培養多種交際策略,構建有效的思維導圖,提高社會語言應用能力。
(二)合作學習理論
Pierre Dillenbourg教授將英語口語合作型學習解釋為:以2~5人的小組,面對面地使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共同學習語言文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模式(張迅2007)。合作學習模式包括分組策略、學習者的合作意識和評價機制等要素。在英語戲劇編演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通過溝通、探討、修改、合作和鞏固等方式形成社會關系,完成戲劇表演這一語言輸出任務。同時,教師也應完善評價機制,實施激勵性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一)實驗對象和時間
本次實驗對象為筆者所任教初中參加《初中趣味英語戲劇賞析與編演》拓展課的20名學生,分為4組。他們思維活躍,易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的舞臺經驗,有較強的創新和團隊協作意識。實驗時間為2014學年兩個學期。
(二)實驗條件
學校圖書館和電腦房均向學生開放,為學生搜集資料和改編劇本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上課地點定在階梯教室,配有音響、話筒和投影儀等多媒體設
備。課程的開展得到崇明縣教師進修學校中學英語教研員龔尚勤和黃衛康兩位老師的支持和指導,他們為課程的實施提供了明確且極具價值的意見。
(三)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為筆者所編寫的校本教材《初中趣味英語戲劇賞析與編演》。根據對學生喜愛的戲劇題材的調查,筆者確定了四類劇本:The Emperorand the Assassin等六個文史類劇本;The W izard ofOz等四個科普類劇本;My Own Swordsman等四個生活類劇本;The Sound ofMusic等兩個藝術類劇本。
(四)教學形式
1.氣息訓練
首先指導學生采用胸腹聯合呼吸法控制氣流和聲音,接著通過說繞口令和朗誦訓練其音量、音色和氣息。
2.選段欣賞
組織學生欣賞與劇目相關的電影、電視和話劇等,融入氛圍,化身角色。如研究怎樣能更準確地塑造孩子鮮明的形象時,筆者組織學生觀看了The Sound ofMusic原版電影,讓學生從片頭就能真切地感受片中人物的性格差異:叛逆的大女兒麗莎,高傲的大兒子尼克,固執的二兒子比爾,淘氣的三兒子哈里,少年老成的小兒子庫爾特,友善的二女兒凱麗和充滿童真的小女兒埃米莉。
3.模仿訓練
戲劇表演對學生發音的準確性、情感投入和靈活駕馭語言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因此,4組學生按照角色分配需要,可作相應的調整。通過模仿訓練,學生可以改進語音語調,培養節奏感。例如,為了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灰姑娘”這個角色,筆者安排學生觀看1950年版迪士尼動畫片Cinderella,之后,在戲劇表演時,學生把純真可愛的“灰姑娘”演繹得惟妙惟肖:Dreams can come true! A dream is a wish your heart makes.
4.臺詞誦讀
臺詞是戲劇編演的主要語言形式,是表現戲劇內涵的最佳語言結構。如在Three VisitstotheHut這一劇目中,張飛勇敢魯莽的形象躍然紙上:Please tell me when you will see him next time. Let me bind himforyou.Youneedn’tgo theretimeandtimeagain.又如在TheW izardofOz這一劇目中,小埃米莉經過一路的長途跋涉,終于領悟到友情的價值:He was such a nice lion. I only realized this after he died for me. I wish I could bring him back.總之,誦讀臺詞能讓演員真正成為角色的靈魂。
5.劇目排演
劇目排演是學生揣摩角色和呈現作品的階段。每個小組選定一名導演排練節目,一名服裝設計師安排服裝道具,一名音響監制人負責話筒和播放PPT,其他演員各盡其職,完成集體創作。
鄉土正義的語境復雜性在于,不同正義體系之間的交織、割據與共生,糾紛主體糾纏于不同正義體系之中。當日常生活利益遭遇侵犯,村民難以通過國家制度法規來主張正義[12]。或許,這種張力并非源于結構性的規則—價值體系競爭,亦非法律與社會之間的“系統張力”[13];而是具有更深層次的社會控制機制層面上的緣由。就此而言,身處糾紛解決場域之中的行動主體,理應獲得更多的理論關注。
6.點評指導
筆者對各組的表演進行簡單恰當的評價,多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采用小組自評和互評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加評價的客觀性。
(五)評價方案
科學的評價方案應體現評價主體和標準的多元化,具備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實現評價的發展性功能。筆者采用形成性評價檢測學生的口語、表演和合作能力。每學期學生排演8個劇目,評價者分別從節目創意、語音語調、表達流利度、情感投入和臺風儀態五個方面進行考評(0~5分)。師評占50%,小組評占25%,自評占25%。期末總分180~200分為優秀,160~180分為良好,120~160分為合格,低于120分為需努力(見表1)。

表1:戲劇編演口語能力評價表
本課程自實施以來,得到許多專家、領導和一線教師的支持和肯定,并獲得2014學年崇明縣初中英語校本課程一等獎。學生在2014年校第三屆英語節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上表演了Ipartment等節目,得到一致好評。可以見得,戲劇編演給農村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彰顯個性的寶貴機會。據學生反饋,他們在參與戲劇編演的過程中,由不敢說到游刃有余地出演,克服了膽怯心理,增強了自信心。同時,提高了溝通技能,培養了以英語口語為途徑的社交能力,口語能力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一)總結
經過一年的實踐和探索,筆者認為英語戲劇編演符合農村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可以使他們找到發揮自己語言潛能的機會。該課程填補了農村初中口語校本課程的空白,如能在城區學校開設,成果將更加豐富,影響范圍也將更廣。學生不僅能鍛煉口語技能,領略戲劇藝術之美,而且能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釋放天性。
調查發現,20%的學生認為“戲劇編演對提高口語能力很有幫助”,55%的學生認為“有一些幫助”,15%的學生認為“幫助不明顯”,10%的學生認為“沒有幫助”。經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筆者發現該課程在以下幾個方面需進一步改進:
1.課時安排緊張。每學期學生排演8個劇目有一定的壓力,課時容量大。
2.教師指導不夠深入。小組的排練主要依靠導演的指揮,但學生導演缺乏策劃經驗,工作推進緩慢。
英語口語教學與戲劇編演課程的深層次整合需要教師具備深厚的教學積淀。如能適時地調整教學行為,以學定教,將能更有效地施展該課程在提高學生口語水平中的優勢。
引用文獻
徐強.2000.交際法英語教學和考試評估[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迅.2007.論英語口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組織策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8):38-41.
作者信息:202183,上海市崇明縣前哨學校
zhuyan198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