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舒展
【摘 要】音樂課是培養學生感受音樂、審美音樂能力,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審美音樂、享受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審美教育又是小學音樂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養學生對美好音樂的熱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并能起到啟迪智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等作用。本文從以上角度探究了小學音樂教育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審美教育;審美體驗
小學音樂教育宗旨在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樂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逐漸提高審美能力,讓音樂這門藝術,帶給他們審美的愉悅,情感的共鳴及心靈的凈化,使他們成為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人。
一、審美體驗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長期以來,我們以科學實踐的方式和方法來教授音樂、學習音樂,使音樂課程偏離了人類的生活實踐和情感世界。再者,我們的視野只局限于學科本身,過多關注音樂知識和技能,很少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生活經驗。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審美體驗價值”的新觀點,希望通過音樂教育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讓人變得文雅和充滿愛心將是現在音樂教育與音樂教師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二、審美體驗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幾個層次發展
音樂課堂中的體驗是一個逐層遞進的活動過程,觀察、思考、情感、參與每個活動過程,都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需要,每個活動過程的運作都應據實而行,并保持體驗學習的實效和體驗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1.在感知中體驗
審美感知是一切審美心理活動的基礎,是對審美事物的簡單的感覺和較復雜的知覺。教師在這個層次階段要做的就是如何讓學生有效地感知,產生參與的沖動。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設置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配套的教學情境,針對具體教學內容,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綜合感官,并通過各感官間產生的聯覺,自然而然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趣。
2.在理解中體驗
感知的積極投入,為自覺理解奠定了基礎,在這個階段體驗又更進了一步。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具有直接領悟的特點,表現得似乎不加思考,直接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是一種“心領神會,不可言傳”的體驗,當然,有些體驗也需要教師作必要的引導。 當學生投入一定氛圍之后,對于并不重要但又不可少的知識和信息,可以通過直接體驗獲得,也可以是老師用體驗過的經驗直接講授,間接體驗恰當的表達一樣可以傳給學生,所以這里對老師間接的體驗的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在創作中體驗
“創作”是指學生在前兩個層次體驗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通過這個層次的體驗,學生應用、拓寬、延伸學習活動的樂趣有了增強,它也是學生體驗音樂的一種方式。
(1)給學生一個相應的空間氛圍。在創作打擊樂節奏時,教室放置一學生熟悉的樂器,讓他們根據需要隨意運用,這樣的創作氛圍更利于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2)體驗創造的過程,獲得經驗。所謂創造的過程就是老師一定要“拋磚引玉”,給予實質性的啟。老師的創造過程要盡可能蘊涵思維過程,或是流露出技能展,對老師的當場范,學生的體驗更主動,更強烈,也最有效,為自己的創造奠定了技能和思維基礎。
三、小學音樂教育的民主化和多元化
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音樂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意識形態,還是教育的核心組成,不管是音樂,還是其它學科,都是社會的光明、希望和未來。
1.小學音樂教育的民主化
音樂教育不在是面對少數人的、以培養“音樂家”方式的專業技能教育,而是面對體學生的審美教育。同時,音樂教育的評價體系也隨之轉向,把體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情況和體學生音樂水平的狀況作為評價的標準。
2.小學音樂教育的多元化
音樂多元化教育觀是目前世界音樂教育改革的潮流,它要求音樂教育工作者在世界范圍內要重視民族音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音樂特別豐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這種具有地方特色與個性化的教育資源,才是真正要重視的多元音樂,因為這些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和教材的共性內容形成互補,使音樂教育變得更加親切、有趣和新穎。
四、小學音樂教育的變化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日漸深入,現今的音樂教育也在逐漸的改變,主要是體現在音樂課堂教學的變化。
1.課堂教育狀況的變化
教師從音樂資源的壟斷者轉化為學生音樂生活的指導者。教學內容是以審美文化教育為核心的資源觀;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生現有的音樂知識和老師的音樂知 審美識相互碰撞,雙向交流的過程;教學目的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轉變為引導、探索音樂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2.教學基本內容的變化
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是讓學生感受豐富的音樂作品,它綜合了國家、地方、學校的音樂教育資源,并以人文主題貫穿始終。
3.音樂教育基本策略的變化
如今五光十色的音樂世界,對學生形成了極大的誘惑。老師有沒有可能成為自己學生的“fans”呢?能不能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喜歡音樂課,熱愛音樂課呢?這一切都應該引起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思考和研究。老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態度等方面都需采用相應策略,才能把學生吸引到音樂課堂上來。
參考文獻:
[1]白娟.消費導刊理論版.2009年第9期
[2]馬麗雅.淺淡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青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