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
【摘 要】本文重點分析了現代高職高專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社會對人才需要逐漸復合化的要求,同時以韓語這個語言技能為例,提出了針對企業的不斷需要,開展校企聯合實現對學生復合教學的措施,不斷提高他們以后就業的素養和能力。
【關鍵詞】復合;職業教育;校企聯合;韓語
一、引言
現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加,每年都有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作為就業市場的弱勢群體,職業院校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更加困難,很多對于學歷、學校有要求的企業單位就基本上不選擇這些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但是作為職業教育的畢業生也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優勢,就是這些學生的實踐機會比本科生、碩士生要多、要深,同時高職高專學校還需要不斷發掘自己所具備的一些特性,例如復合型的發展方式,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是否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可以有效提升畢業生的社會競爭能力。
二、存在的問題
由于現代高職高專教育中學生質量在不斷下降,學生的整體素養已經沒有以前那么高,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調動,學生的整體學習動力不足,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就很難培養出現代人力資源市場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高職高專教育沒有隨著現代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轉變教學方式,還是用老一套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思路,在教學設計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
1.以本為本,缺乏與企業生產的聯系度
很多高職高專學校的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在大學一畢業經過所在學校的面試等進入高職高專學校當老師,沒有很多現實企業的實踐經驗,他們對多項技能的掌握存在困難,例如韓語專業的教師在實際應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但是現代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要不斷增加,主要是復合型教師不能滿足韓語教學的需要,一方面精通語法,另一方面在讀寫、交流等方面可以隨意進行,這樣的教師少之又少,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主要原因就是現代很多企業給出的薪金比一般的職業學校要高得多,很多復合型的人才不能留在學校里,由于語言是存在一定的發展性,另外還有一些教師是年齡較大,他們對現代韓語變化和現實應用把脈不準,總體來看,因為各種原因,高職高專學校的教師整體能力素養較差,很難實現將語言的應用的適應合理,只是一味地宣講課本上那些枯燥的知識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很難引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這種模式教學教出來的學生只能掌握一些空洞的理論知識,他們很難將其應用在以后的工作之中。
2.教學手段落后,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難提振
現代的高職高專教育缺少對專業課程的深入教研活動,由于沒有升學的壓力,學生的成績與教師的績效工資沒有太多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使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都還是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少有教學手段和方式的創新,教師缺乏創新教學設計的動力。這種缺失激情的教學模式使得很多學生只能停留在似懂非懂的學習階段,對學習的興趣不是很大,教學過程還是停留在教師整堂課的灌輸,學生整堂課的聽講,這種沒有互動的教學,學習過程缺少激情,沒有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難點燃。
3.理論實踐脫節,成為枯燥的理論說教
應用性很強的專業理論課,需要教師將其不斷引入生產實踐中的案例,需要在案例中理解相應的知識點意義和作用,但是現代的高職高專教學整體都是缺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用性課程很難實現與現實企業應用之間的聯系。有些時候一些教師舉出的一些案例,也都是很多年前企業使用的情況,其所舉的案例缺少時代性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很多學生就是因為教師很難實現這種實踐環節,加之很多知識點需要有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一些理論也比較抽象,沒有實際案例的介入,這些應用性的課程只能成為一門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課。
三、改革建議
隨著現代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要不斷增加,作為人才市場競爭的弱勢群體,職業教育需要在教學思想和方式上進行有效的轉變,不斷提升畢業生在專業技能的同時復合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增加自己在就業過程中的機會。
1.將企業市場的需要作為專業設置的依據
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要是我們辦學的目的之一。只有滿足了企業的需要,畢業生才能很好的就業。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企業需要對自己職工能力提升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企業招聘的過程中更加喜歡那些有著不同能力的畢業生,這樣的人才進入企業之后,可以勝任不同崗位的需要,對企業的作用和意義更大,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需要把準企業在用人方面的具體信息,例如怎樣的復合型人才才是現代企業急需的。其實,作為山東沿海城市,很多企業和公司都是一些跨國形式,其中不乏有很多的韓國公司,因此,對于韓語專業的畢業生需要量很大,不僅要培養學生在韓語的讀寫、交流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同時需要交給他們更多企業行政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實現專業的復合化,因為韓語只是一種與人交流的手段,畢業生需要在這種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其行政管理和市場營銷這些企業運行中常常用到的能力。
2.開展校企聯盟,全面提升學生的復合能力
只有不斷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增加對企業用人方面的要求,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教學,我們的教學才能具有目的性,通過自己的常年的辦學渠道,進一步與來校招聘的企業加強練習,可以推薦自己學校優秀的畢業生給企業,同時增加校企聯合的新模式,增加自己辦學特色,和大型的企業建立一整套的畢業生實習,在校學生實踐鍛煉的機制,將學生送到企業中,不斷磨練他們適應性,增強他們對工作的認識度,增強自己工作的心理準備。在畢業之后可以更好地適應企業生活,盡快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增加一門外語交流能力將成為現代高職畢業生不錯的選擇。進入企業進行提前體驗將會提高他們對于這方面的認知。
3.增加職業教師的復合型,有效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的辦學能力提升
職業教育的老師能力直接影響學校的辦學能力。不斷增加教師的復合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將其他專業能力知識融入韓語專業的教學之中是一種迅速有效的辦學方式。這也就需要我們的韓語專業的教師不斷學習企業管理的一些基本的知識。例如:在韓語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應用一些企業中的市場分析等具體的管理內容,我們的教師就需要在韓語教學過程中不斷融入這些知識的應用。沒有一盆水就很難教出一碗水的水平,教師也需要不斷充電,學習,加強自己知識的復合化,學校在這個方面可以不斷將企業管理類的教師與韓語教師安排在一起進行專業復合型的教研活動,不斷提升兩個專業的教師在對方專業中的知識儲備。另外可以利用寒暑假,將學習能力強、年富力強的韓語專業教師派到韓資企業中,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對于一些企業管理方面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提升他們專業知識的復合型。
四、結語
復合型的發展可以增加學生在以后市場競爭中的籌碼,但是在這個方面,我們的職業教育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不斷加強校企合作、摸清企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培養復合型教師,及時轉變辦學思路,推動高職學校復合型畢業生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永久,王兆明,劉曉敏,等.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整體設計與實施——以吉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5,17(07):157-158
[2]蔡文芬,郭翔,程苗,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8(07):123-124
[3]章雅琴,沈音樂,等.基于“校企共同體”的高職圖書館職業技能“考證考級”立體化信息服務的建設探討——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信息中心建設為例[J].科技視界,2015,19(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