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
【摘 要】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有效落實,促進了初中語文教學改革,要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讓情感教育成為語文教學的催化劑。當前,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積極滲透情感教育,能夠使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激發學生的內在激情,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有效升華。因此,積極探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是進一步深化新課改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情感教育;語文教學;方法策略
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因此,情感教育成為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之一。新課改形勢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重視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充分滲透情感教育,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本人結合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和教學活動,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進行了簡要闡述。
一、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情感化的課堂氛圍
情感與教學情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情境是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保證,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需要教師精心鉆研教材和認真備課,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語文教學內容充斥著大量的文字內容,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往往興趣和積極性不高,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有目的的展開教學,從而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視頻、音頻、圖片等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情感,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一課時,教師要認真把握文章的內容,抓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有效契機,可以通過多媒體把香港從淪陷到回歸的過程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不但了解了我國香港苦難的歷程和回歸祖國的期盼,而且通過多媒體展示也使學生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明白強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香港得以順利回歸的前提,從而激發起學生為祖國強盛而刻苦學習的情感,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與語文教學的完美統一,達到了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挖掘教材內容,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情感
著名作家冰心曾說過,文章是作者自己對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濃厚真摯情感的表達。文情并茂是名家名作的重要特點,初中語文的每篇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名家名篇,字里行間都蘊含著作者深刻的情感,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在認真鉆研教材內容的同時,要重視對作品情感因素的挖掘,通過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語文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例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教師要把握教材的細節,可以從教材中描寫父親送作者上車時三次用到的一個詞語“終于”入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樣使用,讓學生通過仔細推敲、集體討論,從而感受深厚的父愛,體會父子情深。在教學時,教師還要挖掘教材的重點,對父親背影的描述是文章的感人之處,也是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字里行間蘊含的思想感情,通過對父親給作者買橘子對父親背影的描述所用的幾個詞和句子,如“蹣跚”、“探身”、“縮”、“爬”、“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等,淋漓盡致地刻畫出催人淚下的場景,體現出父子情深,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受到心靈上的洗禮,激發自己熱愛父母、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三、加強朗讀訓練,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朗讀訓練是提高語文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朗讀可以使學生融入作品之中,能夠體會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內涵,感受作者的情感,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朗讀可以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朗讀的形式進行,在進行范讀時,教師要用飽含感情的語言、用抑揚頓挫的語氣對作品進行富有激情的朗讀,達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如在學習“沁園春·雪”時,教師要充分認識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明確這首詞是借助于對雪的描述,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表達了作者遠大的理想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堅定信念。教師在朗讀時要使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激情的聲音和飽滿的熱情,對作者的感情進行充分地展示,從而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北國風光之中。此外,教師要指導好學生進行精讀。教材每一篇名家作品中都不乏精彩之處,在教學時教師要仔細把握,要引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精讀,通過反復朗讀,體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蘊含的真摯情感,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在學習“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描寫父親背影的第六自然段進行精讀,學生通過精讀,能夠從字里行間深刻地體會到文章中蘊含著的父子情深,從而激起了自己情感上的漣漪,使學生產生了熱愛父母的感情。
四、及時進行寫作,提高情感教育的實效性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措施。學生學習語文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個是用于交際,一個是用于寫作,學生通過寫作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隨著新課改對情感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教師在語文寫作練習中也要重視情感教育,使學生的情感在寫作中得到升華,從而提高情感教育的實效性。如在學習完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之后教師要及時安排學生以“我說我家”為主題進行寫作。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所學過的課文內容,看一看名人名家對家鄉是如何贊美的,然后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仔細觀察家鄉的風土人情,然后用富有感情的筆來描述自己眼中的家鄉,通過這種及時的寫作,能夠表達學生對家鄉的熱愛,進而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五、通過實踐活動,鞏固學生的情感
實踐活動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積極有效地拓展情感教育的空間。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讀書報告會、專題講座等,能夠讓學生從中得到熏陶與體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語文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學習完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后,可以針對《紅樓夢》組織一次名言探討,讓學生通過板報、手抄報的形式整理出紅樓夢中的警世名言,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展示,通過這種活動形式,能夠不斷拓展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之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為學生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主人奠定基礎。此外,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多組織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加直觀體驗,從而有效地鞏固學生的情感。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平臺,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就需要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挖掘教材內容、加強朗讀訓練、及時進行寫作、組織實踐活動等方式不斷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讓情感教育充滿語文課堂教學,使情感之花在語文教學中盡情綻放。
參考文獻:
[1]陳美亞.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4,(9).
[2]殷振峰.“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1,(9).
[3]李春浩.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版,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