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存
【摘 要】維修電工課程是中職電氣類、機電類專業的必修實踐課程。為切實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在具體教學上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勤于思考、講授得當”,在嚴格加強教學管理要求,提高教育的目的性,改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學習自覺性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以下,本文從現代維修電工中職教育實踐出發,經過認真思考與探索,從開發學生潛能,化解教學負面影響入手,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維修電工;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能力培養
前言
維修電工課程是機電類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傳統教學方式是將實踐和理論兩門課分開教授,學生首先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再實際動手操作,致使理論與實踐教學嚴重脫節分離,使原本專業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覺得理論學習深奧難懂,嚴重影響學習興趣,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而在實踐操作時又因為理論知識沒學好,對操作工藝技能知識要點和故障檢修排查原理與方法不能全面、系統的掌握,老師花費很大的精力,但最終學習效果不理想。這樣下去的中職教育將會很危險,我們不得不對中職教學進行思考。
一、教學理念的創新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過“知行統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學方法上主張“教、學、做”合一,即“學生將來要做什么事情現在就學什么東西,學生要學什么東西老師就教什么東西”,這無疑與服務為主,就業為重的現代中職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為了實現“教、學、做”的教學理念,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創新維修電工的教學。
(一)教學環境的創新
現代化技能教室的建設是重點,要建設有利于實踐和理論教授同時進行的教室。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教學技能工具,教學設備對于教學的組織和實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教學設備,那教學又會回到“填鴨式”教學模式上,學生的學習質量就會得不到提高,而中職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一定要做到教學環境的創新。
(二)教學內容的創新
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就業成功,所以要根據對應的職業設置相應的教材。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內容和結構,創新呈現形式,編寫適應中職專業課堂教學法和手段運用的教材。中職院校教師要做到以專業特點、就業導向、學生要求為基準,精選教材或自編教材。在講授上要體現針對性和實用性,以項目模塊任務為主線來編好教材內容。
(三)教學的信息化創新
當今時代已是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努力提高職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來帶動職業教育教學的現代化水平。具體說來我們可以利用好互聯網絡這個平臺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和溝通,解答同學的疑問;也可以與其它的職業學校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直觀演示法
直觀演示是指:教師一邊講授,一邊把實物、教具展示給學生,或者給學生做示范來說明或驗證教授的知識,獲取技能技巧的方法。直觀和形象是該方法最大的特點。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感官的調動,讓學生對演示的對象和過程產生清晰的感知。老師在演示過程中要配合一定的演講說明,來提高演示的效果。讓學生在演示中,通過感性認識,獲得理論知識,積累一定的規律性認識。老師在演示法中又要特別重視重點和難點的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直觀演示法的重點。教師的示范操作必須在“范”字上下功夫,嚴格按照教材的要求來實施,力求操作規范、準確。示范前教師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包括觀看的目的、方法、重點等,在操作規范過程中一定要邊演示邊講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功能。示范教學最好要有“慢動作”,以放慢的速度讓學生看清動作的要領,必要時要進行重復。日常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每位學生在剛開始來到實訓室的時候會產生好奇心,而此時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則成為我們最重要的任務。老師邊示范邊要注意學生的反映,如果發現學生跟不上演示速度,則要放慢演示速度,如果學生抱怨太難,就要反復演示和解說,并引導學生親身體驗過程。當學生操作出現問題時,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說明注意事項。為提高示范效果可以使用電化教室或多媒體課件教學。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每位同學的情況,以積極的態度幫助每位同學學有所得。
(二)討論參與法
教師在教學中要設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例如在講解“機床工作臺自動往返運動控制”這個課題,在學生理解了電路控制原理的基礎上,尤其是行程開關在電路中的作用之后可以提出下面問題讓學生思考:“某工廠的機床在正常運行時突然停電,工人就跑出去了,這時候又來電了,這臺機床自動運行了起來,幸好別的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并按下停止按鈕才沒有造成大的事故。后來工廠領導追究事故原因,發現是這名工人在停電時,外出到小賣部買零食,忘了關電源。針對這個案例讓學生通過自己學習的知識展開討論,分析產生故障的真正原因,并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重新設計線路,條件是滿足在線路重新送電時,在忘記拉閘的條件下機床不會自動運行。這時同學們往往都會興趣高漲,紛紛畫圖設計并參與討論,最終將確定的可行線路再實際驗證,成功之后學生體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反過來又可以促進學習,提高實訓的效果。
(三)啟發式教育法
啟發式教育法又稱暗示教育法,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啟發誘導來開發學生的潛能,活躍思維并激發創造性,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環境中探索式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們思考,接著讓他們自己進行討論得出結論,最后自己檢驗自己的結論是否正確。啟發式教學法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的培養又是中職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三、結論
綜上所述,提高維修電工教學的學習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通過教師和學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基礎,把握好中職教育的各個環節是關鍵,提高教師素質是重要保障,我們需要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探討和研究教學方法。作為維修電工教師,要主動成為工學實踐的實施者、組織者、領導者,提高職教修養、提升職教境界、鍛造職教人格、創造出深受學生歡迎的高效課堂。要到達這種境界需要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王瑞.對維修電工課程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北京:數字化用戶,2013(19):44-48.
[2]羅庚新,寧玉珊.高職中級維修電工實訓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北京:職業教育研究,2011:104-106.
[3]劉海潮.淺談中職學校維修電工教學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J].上海:新課程.上旬,2014:34-36.